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标的那些破事儿

(2013-08-11 09:15:58)
标签:

杂谈

说说招投标的事。这几天和几个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的圈内朋友聊天,各自交流了曾经遭遇的投标陷阱。基本上都在商务标部分被人玩了。资质的事儿就不提了,都是有资质的。猫腻都在商务标对投标人的各种奇怪的要求,加上各种变态的打分。我这几个朋友,都是业务一流,只愿为技术标花掉最后一分钟时间钻研,提出的方案是真正想帮甲方大忙的主儿,都不愿花时间去研究已被招标任务书设计者预设的陷阱。纷纷中招的不少。陷阱不外乎如下几种:一是对已做过的项目设置各种毫无必要但貌似技术审查的标准,把一大批很有竞争力的人排除在外,被曝光过的吉林省旅游总规就是一例;第二是对各种机构和人员证书原件的审查,一个大规划院同时在两三个地方投标根本不可能呈交原件,世界上多数国家只要当事人签字即可,只有中国保留了图章审查,也算是官本位和计划经济在咨询业中的体现;三是只看报价不看质量的唯低价标准,这一点也是内外勾结祸害甲方根本利益的做法,通过低价排挤了高质量的方案,当事人拿到了好处,但最终方案不可用或破坏了地方发展却无人需要担责。把不同成本、不同质量的规划院放在一起招标并只看价钱取舍,为劣币驱逐良币营造了条件。中国整体上的缺乏法制环境和市场竞争秩序,导致这种无奈的咨询业格局还得这么无奈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