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绝厨子
(2017-03-21 17:44:08)
前日车过宝丰,车上,小焦和司机师傅说笑,话说宝丰有个做炝锅面的,厨子,牛得很,说一个炝锅面,做了32年,生意好得不得了,不说别的,邻县鲁山大小人物,包括县领导,从宝丰过,总要在此打尖,吃一碗热乎乎的炝锅面,日子久了,就上瘾,不吃,就想。
小焦说:“郑州有一家炝锅面,极好吃,就夸他做得好吃,谁想那家掌柜兼厨子说,我做的,比宝丰那一家错远了,人家做了32年,我才做了25年!对那32年的厨子佩服得五体投地。”焦说:“这也是工匠精神吧?”司机笑,就说宝丰这家做了32年炝锅面的,做的羊蹄、垛子肉、烧鸡都比周边贵好多,可偏偏顾客盈门,生意好,家该富了吧,却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为嘛?人家掌柜加厨子脾气暴、架子大,外加赌性大。司机笑道:“一个开饭馆的,要歇双休日,谁要敢去他的厨房看看,他就烦、就恼,敲锅盖,连着敲,敲得山响。食客买单,只有他收钱才行,人家交给他儿子,他就怒叱:“去,该干啥事干啥事,别干你不该干的事。做炝锅面,收钱,都是他的事,一星期干五天,剩下两天歇业,干啥,去赌!把一星期干的钱都送给赌场了。他媳妇给孩子交学费,撵到牌场哭,被他极不耐烦的呵斥走!”一个小店厨子,生意做得名声远扬,秉性如此奇绝,听来不似当下人等,颇有春秋战国时人物风骨!电影厂的卓鹏说:“天,可以写成电影了。”一车人都极有兴趣,说,去找找这小店,看看这传奇人物。
可偏偏这天周日,我说:“双休日啊!”司机说:“听说现在不歇双休日了,因为他儿子考上大学,得花钱,赌性也小不少。咱去看看试试。”于是就去。
沿国道走,不久,拐弯,说是到了。一看,一家蓝白相间的穆斯林餐馆,就觉得与想象有了偏差,显然不是战国的“侠厨”了,穆斯林,追溯起来,他的祖先大约也是唐以后,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原。想想唐三彩中骑着骆驼的大胡子的胡人,咋就扎根在了宝丰,其间自有无数故事。。。但都远去了,远去了。。。且看那些阿拉伯人后裔今日的故事吧。
下车,已是1点40,早过了吃饭的点,店门开着,还有四五桌食客,进店,老板娘招呼,一切与其他这样的小饭店无异,老板娘就像常见的老板娘,没有风传的惨象,饭店也像正常的饭店,没有想象的潦倒不堪,甚至比一般小店还干净点。进到饭店,我就落座,却见同来的人都伸着脖子往厨房看,原来,都想一睹奇人的尊容。我也留意了一下,一会儿,一个中年男子进了灶间,戴眼镜、穿的很正式,像个县或乡里的理科教师,却又挂个蓝色围裙,他一到,别人退位,俨然就是主角了,很权威。
错位的就是这身打扮,一个中学教师的行头,眼镜、背头、一身正装、一脸严肃,却戴了个不偏不正的蓝围裙,接着切肉,炝锅,手脚麻利的做。我们先上来垛子肉、烧鸡、羊蹄,和一盘炒豆芽,也是瞎胡搭配。看着水泊梁山上似的几大盘肉,我迟疑,因为已吃素一年,卓鹏让我吃羊蹄,逗我:“可香了。”我就梁山好汉一回,拿了个羊蹄,第一次吃,果然好吃,想想,为啥这乡野小店有此美味?东西新鲜、味厚重,却不油腻,又吃一块烧鸡,大伙说比道口烧鸡好吃。虽破了戒,想想,到此传奇乡村野店,不吃,是矫情。
吃着吃着,那传说中的炝锅面上来了,绿豆糊汤面,红红的羊肉汤,却也不甚辣、不甚油,吃第一两口,也不见特别,越吃下去,越有一种独特的滋味,糯糯的,香是一种内在的,融入骨子里的香,有一种挺贴心的感觉。怪不到此店声名远扬。同道文弱的小刘老师已吃素多年,真正的过午不食,到此场合,也随缘破戒,当了回绿林好汉。
风卷残云,一会儿,已是杯盘狼藉,带眼镜的厨子有了点闲暇,进得我们的餐厅,见我们一行,显然不是当地食客,就诧异地看,看了又看,不知看出什么行止?我也看着他,再看还不像厨子,像老师、像个乡镇公务员,也不像当年骑着骆驼走中原的胡人,长得已毫无阿拉伯人的影子。
“相看两不厌,独坐敬亭山。”故事已不是当年的故事,日子也不是曾经的日子。今日这个奇绝的厨子,用自己32年的手艺,讲述着今日的味道、今日的故事。到此地、品此味,见此店、阅此人,使这一顿饭的味道五彩缤纷,不亦乐乎。。。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