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塑胶常说的融指是什么?---融指概况

(2010-08-23 16:15:43)
标签:

嵌段共聚物

熔体流动速率

杂谈

分类: 塑胶加工工艺小记

       根据MI来分。MI由小到大,依次是挤出,吹塑,注塑,流延。
       塑料熔体流动速率(MFR)又称为熔体流动指数(MFI)和熔融指数(MI),原称熔融指数(简称熔指,MI)以前我国曾用过熔融指数、熔体指数作为标准术语,欧洲等国家也有用熔融流动指数(简称MFIMI),作为评定材料流动特性的标准。其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挤出的热塑性物料的量,也即熔体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毛细管的质量,用MFR表示,单位为g/10min。熔体流动速率可表征热塑性塑料在熔融状态下的粘流特性,对保证热塑性塑料及其制品的质量,对调整生产工艺,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它的测量可以了解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交联程度,以及加工性能等。
      进一步解释:MI的全名为「熔液流动指数」(Melt Flow Index),简称「熔融指数」(Melt Index),是一种表示塑胶材料加工时流动性的数值。它是美国量测标准协会(ASTM)根据美国杜邦公司(Du Pont)惯用的鉴定塑胶特性之方法制定而成,其测试方法是使塑胶粒在一定时间(10分钟)内,一定温度及压力(各种材料标准不同)下,融化之塑胶流体,通过一直径2.1mm圆管所流出之克数。其值越大,表示此塑胶材料之加工流动性越佳,反之则越差。最常使用之测试标准为ASTM 1238,该测试标准的量测仪器-熔液指数计(Melt Indexer)的结构如下:将待测高分子(塑胶)原料置入小槽中,槽末接有细管,细管直径为2.095mm,管长度为8mm。加温至某温度后,原料上端藉由活塞施加某一定重量向下压挤,量测该原料在10分钟内所被挤出的重量,即为该塑胶的流动指数。所以有时您会看到如下的表示法25g 10min,清楚的表示其MI25,且是在10分钟内挤出25g之意。一般常用的塑胶其MI值大约介於1~25之间,MI愈大,代表该塑胶原料黏度愈小及分子重量愈小。而MI愈小,代表该塑胶黏度愈大及分子重量愈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的博客链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