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大融资方案——破解乡村旅游融资难(一)

(2018-04-04 16:44:27)
标签:

旅游策划

旅游策划规划

旅游地产开发

旅游规划

旅游开发

分类: 旅游规划

一、2017年乡村旅游投融资近期宏观情况概览

1.      20162017年,乡村旅游近期投资数据

乡村旅游人气旺 → 乡村旅游投资热 → 热在投资总额,热在增速

2016年乡村旅游投资3856亿元 → 2017年乡村旅游投资5500亿元 投资增速42.6%

 

数据来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实际完成投资达到约5500亿元,年接待人数超过25亿人次,乡村旅游消费规模增至1.4万亿元,带动约900万户农民受益的发展目标。

 

据《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16年度)》显示,2016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从业人员845万。其中,2016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占同期旅游人次的69%,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越来越成为市民出行旅游的优选。

 

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有关2016中国旅游业投资数据而言,在投资业态方面,资金流入最多的业态依次是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2016 年 它们实现的投资额分别是 6593 亿元(占比 26.9%)、5717 亿元(占比23.3%)和3856 亿元(占比 15.7%

2.      2017年新政策风向:财政补贴、金融政策要点

投资乡村旅游将获得更明晰的政府资金的支持和扶助

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决定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

在投融资机制方面,《通知》特别提出,积极创新财政投入使用方式,探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综合考虑运用先建后补、贴息、以奖代补、担保补贴、风险补偿金等,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田园综合体建设。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力度,积极统筹各渠道支农资金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

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通知》

在用地政策上,要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用地自办、入股等方式经营休闲农业的政策。

在财政政策上,要鼓励各地整合财政资金,将中央有关乡村建设资金向休闲农业集聚区倾斜

鼓励利用PPP模式、众筹模式、互联网+模式、发行私募债券等方式,引寻社会各类资本投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在金融政策上,要创新担保方式,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鼓励担保机构加大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 帮劣势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期间,林念修副主任与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用生共同签署了《关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参会各部门同志见证了签约仪式。按照协议,十三五间,国家开发银行将安排不低于1.5万亿元融资总量,重点支持实施《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1项重大工程和创新平台建设,并通过投贷联动等创新模式,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推动银企对接,确保相关金融支持举措落到实处。

 

 

二、乡村旅游融资7大渠道

1.      政府资金

特点:政府资金融资偿还期限长,甚至不用偿还,是较为有利的融资渠道

1)      投资重点

根据政府投资走向,重点投资于以下难以获得直接收益的公共领域:

(1)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

(2)大气、水源等环境治理项目;

(3)文物保护,重点投资进行大堤、遗址等的保护和维修。

2)      行动方案

为争取国家、省市政府的投资,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配套工作:

(1)争取计划单列,加大上级扶持力度,放宽地方执行权限。

(2)好政策组合拳,充分利用各种配套优惠政策和各种资金渠道。全面、充分地利用农业、林业、能源、环保、扶贫、中部、文化项目等各项优惠政策,形成政策洼地;全面整合各方面投资渠道,形成规模投资。

(3)根据投资走向,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策划和筹备一批既符合国家、省市投资重点,又体现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抓紧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3)      主要类别

类别

要点

旅游产业政府资金融资

主要类型: 旅游国债旅游发展基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国家扶贫资金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

特点:利息低,甚至免利息,偿还期限长,甚至不用偿还,但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

乡村旅游政府资金融资

 

主要类型: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扶贫基金支持、旅游国债项目、生态保护项目、文物保护项目、世界旅游组织规划支持、国家省市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和农业、水利、生态、文化等项目扶持资金

所筹资金投资重点:公共基础设施、市政设施、环境治理、生态建设、文物保护、人力开发、交通、信息扶持、产业安全

案例:自2002年起,广东省旅游扶贫工程正式启动,省财政设立了广东省旅游扶贫专项资金, 每年安排3000万元,到2006年,共计投入1.5亿元,主要用于扶持粤西、粤北等弱势群体相对集中的贫困地区和山区。

融资措施:

争取计划单列、政策组合;加快乡村旅游项目库的建设。

 

2.      借贷融资

特点:乡村旅游发展所需资金数额巨大,无法单纯依靠政府投入予以解决,需要按照经营城市的思路,充分盘活资产存量,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强力推进有收益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及环境项目建设。借贷融资渠道通畅,债权清晰,融资过程稳定性高,是乡村旅游融资方式的有效手段。

1)      资金渠道

向商业银行(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申请抵押或质押贷款;

向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及进出口银行)申请贴息贷款;

卖方信贷;

通过担保公司进行融资担保;

申请世界银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贷款;

申请国家间援助性贷款(FAONNDP)

2)      融资方式

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融资。

(1)门票质押。以未来门票或连同其他收费权作为质押,向银行贷款;

(2)景区开发经营权抵押。景区的开发经营权作为一项资产当作质押进行信贷;

(3)土地抵押。将国有的土地使用权抵押项目信贷,尤其是由于乡村旅游相关开发引起大幅度增值的景区周边的土地;

(4)加强对农户和经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和担保支持,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助或贴息,并用小额贷款支持农村旅游户;

(5)引导和鼓励中介组织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资金融通、信用担保、融资租赁、项目融资、信托投资等服务;

(6)探索推行动产抵押、权益抵押、林权抵押等担保形式;

(7)如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能与开放游览同步进行,还可对旅游商品开发、广告宣传、道路建设、景观建设等多方面经营内容进行商业信用融资,主要包括垫资建设、代销商品、门票抵扣、预售预卖、时权融资等;

(8)垫资方式:实际操作中,如果景区的开发规划有足够吸引力,同时开发商具备一定的信用,开发中的工程建设也可通过垫资方式进行。垫资比例一般为30%40%,如果有相应的垫资融资财务安排,垫资比例甚至可达100%

 

注意:景区的抵押或质押项目信贷一般要求自有资本投入25%以上,可向银行贷75%。开发商使用国有资产作为抵押或质押,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则通过相应金融工具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贷款,包括比较灵活的小额信贷方式。

3)      行动方案

(1)成立资产信贷公司,明确借贷主体。

(2)明确资产产权,剥离劣质资产,分离出可用于借贷的优质项目抵押资产。

(3)加大前期工作的力度,研究乡村旅游开发区域的资产体系及相应的政策扶持措施。

4)      主要类别

类别

要点

旅游产业借贷融资

特点:借贷利息率相对稳定,渠道通畅成熟,债权清晰,仅涉及金钱借贷交易,法律制度相对健全,融资过程稳定性高。

主要类型:

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

国际贷款:世界银行、国家援助性贷款等;

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

乡村旅游借贷融资

 

形式: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支持获得商业银行贴息贷款,政府为乡村旅游企业支付50%-100%的贷款利息,减轻企业负担。

主要类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分支机构。

所筹资金投资重点:政策性银行和国际贷款主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遗迹遗产保护、脱贫帮扶等项目; 商业银行主要投资经营性项目、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旅游娱乐项目等。

借贷条件:项目信贷:自有资本>25%;抵押贷款:拥有土地使用权、相关建筑物的所有权、开发经营权、未来门票或其他收费权等。

 

旗鉴旅业简介

上海旗鉴旅业是中国优秀文化产业综合服务商,尤擅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的一体化落地咨询,以高视野操盘、科学化落地,为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提供全程有效解决方案。

上海旗鉴旅业将帮助客户解决旅游项目开发及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全方位顾问式咨询服务,包含:旅游规划、旅游策划、特色小镇策划规划、田园综合体策划规划、旅游地产策划规划、乡村旅游策划规划、农业旅游策划规划、全域旅游规划、旅游招商运营等。

版权声明:本文为旗鉴旅业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其他商用。如需转载,请务必在正文开始前,注明作者或来源于上海旗鉴旅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