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花是紫葳科、凌霄属攀援藤本植物,拉丁学名:(Campsis
grandiflora)分布于中国中部,性喜温暖湿润、有阳光的环境,稍耐荫。凌霄借气生根攀援它物向上生长,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边缘有锯齿,叶对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9枚,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两侧不等大,长3-6厘米,宽1.5-3
厘米,侧脉6-7对,两面无毛,边缘有粗锯齿;叶轴长4-13厘米;小叶柄长5(-10)毫米。花鲜红色,花冠漏斗形,结蒴果,喜欢排水良好土壤,较耐水湿、并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凌霄早在春秋时期的《诗经》里就有记载,当时人们称之为陵苕,“苕之华,芸其贵矣”说的就是凌霄。凌霄花之名始见于《唐本草》,该书在“紫蔚”项下曰:“此即凌霄花也,及茎、叶具用。”
美国凌霄原产美洲,是同属观赏品种,在中国各地广为栽培。为紫葳科的落叶藤本,每年入夏之际,会在当年生小枝上抽出一团团桔红色的花朵,次第开放;在纤蔓柔条的衬映下,更令人刮目相看。它的小叶大多为11-13枚,花冠深橙色,萼筒无棱,质厚光滑,着花繁茂。美国凌霄同属的凌霄花,小叶7-11枚,大多数为9枚,花稍大,萼筒漏斗状钟形,上面还有5个棱,是此花的特征。

























上列图片拍摄于西安植物园——关中吴老,20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