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800350321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曲阜孔府游记
(2013-08-27 07:48:09)
标签:
杂谈
曲阜孔府在山东省曲阜孔庙的东侧,是孔子嫡系后裔──“衍圣公”的府邸。 它是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公府”。
北宋至和二年
(1055)
仁宗
封
孔子
四十六世孙孔宗愿为“
衍圣公
”后,在原
曲阜
(当时称为
仙源
,在今曲阜县城东十里)县城内建造了衍圣公府。现存孔府为
明洪武十年
(1377)
孔子
五十五世孙
孔克坚
时,
朝廷
在阙里孔庙及孔子故居以东敕建的新府。
弘治年间
遭火灾,弘治十六年又奉敕重修。正德八年(
1513),曲阜县城移至
孔庙
、孔府所在地,以便于保卫,
孔庙
、
孔府
便成为曲阜新城的中心区的主要建筑。
孔府明代占地16
公顷
,
清
代逐渐缩小,目前占地约 4.5公顷。其布局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有11进庭院,内宅门以前为衍圣公视事衙署,后面为生活
院落
。东路为
家庙
、
穆恩堂
等
祠庙
和接待
朝廷钦差大臣
的
九如堂
、
御书堂
等建筑;
厨房
、酒坊
等服务用房也在东路。西路有衍圣公读书和学
诗
习礼的
红萼轩
、
忠恕堂
,以及接待一般
宾客
的南北
花
厅等。
孔府位于
曲阜
城的中心,坐北朝南,迎面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门前左右两侧,有一对2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红边黑漆的大门上镶嵌着狻猊铺首,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
。
穿过第一进狭长的庭院,便是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下有阀阅承托,门柱有石鼓夹抱。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入圣人之门,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此门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门为木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类似遮堂门。屏门顶覆灰瓦。门楣因悬明世宗亲颁“恩赐重光”匾额,故称“重光门”。门的四根圆柱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着彩绘的屋顶,前后各缀有四个倒垂的木雕贴金花蕾,故又称“垂花门”。在建筑工艺上很有研究价值。
过重光门,院中有一片台基,台上原有日晷等物,其后便是宽敞的正厅,即孔府大堂。这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申饬家法族规、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文。厅堂5间,进深思3间,灰瓦悬山顶。檐下用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麻叶头出锋,座斗斗欹,具有明代风格。大堂中央有一绘流云、八宝暖阁,正中的太师椅上,披铺一张斑瓓虎皮,椅前狭长高大的红漆公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印盒、签筒。
二堂,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第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室内正中上、下挂着“钦承圣绪”和“诗书礼乐”的大匾,两旁立着几块石碑。其中慈喜太后手书的“寿”字碑、“九桃图”、“ 松鹤图”等,是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衍圣公孔令贻及其母、其妻专程赴京为慈喜祝寿时赏给的。二堂两头的梢间,东为启事厅,西为伴官厅。
二堂之后有个不大的庭院两棵冲天挺拔的苍桧并列两旁,6个石雕盆内各立一块奇形怪状的太湖石此院的北屋即三堂。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也是他们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此院的东西配房各有一进院落,东为册房掌管公府的地亩册契,内为司房掌管公府的总务和财 务;西为书房,为当年公府的文书档案室。
三堂之后,便是孔府的内宅部分,亦称内宅院。有道禁门---内宅门与外界相隔。此门戒备森严,任何
外人不得擅自入内。清朝皇帝特赐虎尾棍、燕翅镗、金头玉棍三对兵器,由守门人持武器立于门前,
有不遵令擅入者“严惩不贷”。
孔府
后花园。
后花园的五柏抱槐,柏树五枝合围中寄生出一株槐树,树龄五百年,
非同种但同根,可谓大爱无疆、博爱包容。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曲阜孔庙游记
后一篇:
曲阜孔林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