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倜业,名济川,福州人,是福建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三届毕业生。清光绪元年(1875年),船政后学堂组织了一至三届驾驶班毕业生到“扬武”号练船实习驾驶和枪炮等技术,许倜业与第一届毕业生严复、方伯谦、叶祖珪、刘步蟾、邓世昌,第二届毕业生萨镇冰、林荣启,第三届毕业生蓝建枢、林履中、陈英等计41人,共同在“扬武”号学习和生活。光绪二年(1876年),严复、方伯谦、萨镇冰、叶祖珪等作为“俊彦”人才被选为第一批出国人员,到英国留学。许倜业于光绪四年五月(1878年6月),被调到“福星”木壳兵船任管驾(副船长)。因熟悉航海技术,于次年调到“万年清”号木壳运输船任大副,经常航行于一望无际的大海。据其后裔回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惨败,清政府也认识到海军的重要,福建船政学堂出身的人员很多都被北洋水师重用。福州人刘冠雄,他是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四届毕业生、第三批出国留学生。甲午海战中他是“靖远”帮带大副、管带叶祖珪的助手。1895年任北洋水师“飞鹰”练船管带,驻泊在天津大沽口。他与许倜业关系不错,也了解许倜业的能力,那时许倜业刚好也在北洋海军工作,两人既是校友又是同乡,刘冠雄就请许倜业到“飞鹰”号练船帮忙。1899年刘冠雄调任“海天”巡洋舰管带。“海天”与“海圻”同是4300吨主力舰,为清政府两艘最大的军舰。1904年5月“海天”奉命赴江阴装运军火时,在吴淞口洋面鼎星岛穿雾疾行,触礁沉没。刘冠雄身为巨舰管带,按律当斩。当时袁世凯很器重刘冠雄,出面奏保,仅以革职了事。据许氏后裔说,刘冠雄作“革职”处理,许倜业也受影响,从此销声匿迹一段时间。
1912年1月许倜业被调海军闽江口要塞任司令,管辖闽江口长门炮台、金牌炮台、划鳅炮台、北岸炮台等。1914年6月被北京政府授予海军上校军衔,同年9月又被授予“四等嘉禾章”。1920年4月17日病逝任上,被民国政府追授为海军少将。据说许倜业丧事非常隆重,出殡那天福州主要的道路均设路祭、灵牌。葬闽侯杜坞湖头卧虎山。
今天我再次游览福州三坊七巷,参观了许倜业的故居。
许倜业的故居位于三坊七巷内的文儒坊。据有关资料, 宣统二年(1910年)许倜业典了文儒坊56号的三进宅院,1916年与堂兄许晓嵎合资典断产权,后一直有许氏后裔居住。下面是我在参观过程中拍摄的几张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