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美妈妈”会蜕变成将来的“变态娘”?

(2011-07-06 17:16:09)
标签:

热议

“最美妈妈”

蜕变

“变态娘”

校园

“最美妈妈”会蜕变成将来的“变态娘”?

     近日,两个母亲的故事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

 

     一个是关于“最美妈妈”吴菊萍的相关报道——

     据7月3日《山东商报》消息,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白金海岸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楼下一名31岁的女士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物业都看傻了!目前小女孩正在抢救。救人女业主并非女童家人,她因为救人而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 

http://image.xinmin.cn/2011/07/04/20110704030602844820.jpg

因受伤住院的吴菊萍和她的宝宝

 

“最美妈妈”抱接小孩示意图

     一个则是“变态娘”让人揪心的苦恼——

     有位自谓“变态娘”的年轻母亲,在网上贴出文章《女儿小升初,我被逼成“变态娘”》,历数亲身遭遇的种种不堪: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舍得拿大把大把的钞票送给培优机构;孩子上学我们工作、孩子培优我们作陪,节假日不属于孩子也不属于家长;眼睛盯着的是考试成绩,耳朵听的是各路有关教育的小道消息,鼻子还要灵敏嗅出暗流涌动的培优市场孰优孰劣,口口谈论的也都是奥数呀培优呀……

 

     她痛陈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变态?变态!是呀,哪个儿女不是父母的心头肉,谁又愿意强加给孩子无尽的压力和无穷的重担?上刀山下火海,为了孩子父母愿意牺牲自己。可学习是无法替代的,竞争如此白热化,做家长的,眼睁睁的看着孩子挣扎在洪流中,疲惫着厌倦着烦恼着痛苦着、努力向所谓的岸边挤去,即使心如刀绞却不肯伸手去捞,因为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家长们都磨练出了一颗变态的心!” 

  这是以“大熊猫”名字发帖的网友“变态娘”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

 

     两个母亲之所以引来热议,关键在于她们的经历都触及到了社会的敏感神经:一个关乎每况愈下的社会公德,一个关乎屡改不前的学校教育。而后者尤其让人椎心,笔者甚至认为,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即便今天备受尊崇和敬仰的“最美妈妈”(她的小孩今年7个月大)也会在万般无奈之下,蜕变成将来的“变态娘”!

 

     那么,有哪些因素会让我们的“最美妈妈”最终异化呢?

 

     首先,是现在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优势的教育资源过分向“名校”集中;每所“名校”就是当地教育界的宠儿,享有优先的师资和教学设施的配备。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到优势的教育资源,许多家长不得不按照“名校”录取标准给孩子设立目标;为了让孩子拿到那些“名校”录取要求的获奖证书,许多家长“被迫”把孩子送进了课外辅导班。

     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担心子女未来接受不公平的教育,有些母亲就只好“折磨”子女了——是变态的、不均衡的教育资源的分配催生了“变态娘”——假设教育资源分配均衡,家长们也就不会死盯住所谓的名校不放。其实,这些“变态娘”内心也有诸多的矛盾和无奈。一位张姓的“变态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孩子已经连续8天没和自己说话了,孩子说“不说话的时候,我的脑子能够保持清醒,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做对奥数题”。即便她很担忧孩子的精神状况,在上名校的压力下还是不能放弃对孩子的奥数培优。

 

     其次,是“名校”为了完成自己小学毕业生的“掐尖”录取,人为地设置录取“门槛”。举个例子,为什么有些“名校”录取要看重奥数获奖证?——能拿奥数获奖证的孩子智商肯定不低,这样的孩子教起来肯定学校容易出成果,学校的升学率自然就会高。所以,许多小学生的“减负”就被变成了“加证”——“加”各种各样的获奖“证”。

 

     一言以蔽之,我们许多地方的教育现状是母亲们成为“变态娘”的根本!

 

     要捱到什么时候,“最美妈妈”才能不蜕变成“变态娘”呢?

     或许是一两年,或许是永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