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大成功,五处瑕疵:评《同桌的你》
兔年央视春晚已经落下帷幕,但对春晚节目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作为历年央视春晚的重头戏,赵本山的小品依旧在零点之前的最“黄金”时段和观众见面。今年春晚,赵本山携小沈阳、王小利和李琳带来《同桌的你》,随着节目的面纱逐渐被揭开,赵本山团队的又一年度力作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笔者认为,盘点《同桌的你》,它一共存在两大成功,五处瑕疵——
===============
成功之一:拒绝广告,践行承诺。
本山大叔今年的小品没有植入任何广告,这是一大成功。
去年本山大叔的小品《捐助》,因植入大量广告而广受诟病,观众纷纷反应,看到的根本不是小品,而是广告。在春晚揭幕前的采访中,导演陈临春表示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绝对不植入广告,现在看来,真的言行一致。
成功之二:植根现实,发人深思。
《同桌的你》的剧情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社会生活的某些现状,能引发观众的共鸣,这也是其成功之处。
如:信件中出现大量的“OOOO”,从侧面说明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农村和城市的教育水平依然不平衡,给小品增加了“杯具”色彩;再如剧中人物王小利对小沈阳这个孤儿的照顾,歌颂了关爱孤儿的社会良善行为;而“此处略去X个字”,意指现今社会不要轻易说爱,也说明现代人对爱情的追求浮躁,认识肤浅等。

比起成功来,《同桌的你》的五个瑕疵,却更令人遗憾:
第一处瑕疵:掉道具
开始本山上场时候,小沈阳让赵本山帮助照个全家福。可赵本山却没接住小沈阳递过来的照相机,掉在了地上。这个失误使小品失色不少。
第二处瑕疵:忘词
赵本山和王小利开始喝酒的时候,赵本山欲拿起擀面杖放在后面,后又把擀面杖拿回桌上轻敲王小利的手指:这是示意王小利倒酒,还是示意王小利说“一会看赵本山啊”这句话?有多年舞台经验的本山,抹不去这一点瑕疵。
第三处瑕疵:剧情衔接不流畅
在赵本山与王小利对饮时,李琳去取酒菜,而当李琳再次来到台前的时候,她似乎不知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幸好赵本山反应快,示意她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来。
第四处瑕疵:自嘲显得很生硬
仍然出现在赵本山和王小利对饮那一幕,赵本山突然说出“我最不爱看赵本山了,年年出来露一次那张老脸”这样一句台词,具体对话是这样的:
赵本山:拉倒,别提他了。我最不爱看他了,年年出来,挺大个脸,我不喜欢他哈,咱们喝酒吧。好不好?
王小利:我们都喜欢。
为什么要把这段自嘲式调侃放在小品里讲呢?自我否定?为小品抹黑?还是讽刺不喜欢他小品的观众?由于这段台词与剧情前后关联不大,观众看得一头雾水。
第五处瑕疵:剧本略显单薄,也有庸俗之嫌
《同桌的你》采用一贯的东北二人转式的老式调侃,跟本山小品《送蛋糕》如出一辙。整个剧情围绕一封情书展开,但情书中的“圈”却明显有失庸俗:因为它容易让人想起贾平凹有着赤裸淫荡描述的《废都》一书,这个书在10多年前就是因为这样的写作句法而传遍于世;它也容易让人想起一个黄色笑话。
笑话大概是这样说的:
一位在外地工作的中年男人,出门忘带棉帽子了。就写了一封信,让家里人把棉帽子给他送过去。家里人打开信一看。是这样写的:
出门在外,忘记带O(因为“帽”字不会写,画了个圈,怕家人不明白,画上了几撮毛),天冷异常,时常想O,麻烦家人,把O带来。
家里二大爷识字,看了看。家里人就问,信上说的些什么,二大爷说他那里啥也不缺,让大嫂子过去就行了。
赵本山立在春晚舞台上多年,凭借多年的舞台经验,还能够把一个有明显失误的小品硬撑下来,把整体的氛围控制好,这一点,也不得不佩服大叔的功力。
===============
不过,就事论事,《同桌的你》确实显得粗糙,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时间打磨和进一步加工。而之所以出现春晚上呈现出来的这种不尽人意的情况,估计是两个原因:
一、或许如传言中所说,本山大叔在排练节目期间,一直带病坚持,他的病情影响了团队的工作。
二、临阵换节目,也为它的失误埋下了隐患:在《同桌的你》浮出水面之前,本山团队其实一直在打造此前盛传的《星球会议》,然而《星球会议》最终无疾而终,却浪费了《同桌的你》的准备时间......
看来,大牌如本山者,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

总体来说,近几年来,本山小品一直在走下坡路。赵本山的《同桌的你》,从开始时吊足人们的胃口,看时却如同一盆冷水,看完后也没能留下多少让人回味的东西。
不免伤感:本山老矣,尚能春晚否?

(当有一天,本山大叔彻底从春晚的舞台“消失”以后,我们中有更多的人会去回忆和怀念;当有一天,本山大叔从中国的小品界中彻底“离开”以后,我们会突然发现,其实我们已经离不开这个土里土气的乡下老头。)

201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