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
如果要问当下网络上最火的大学校长是谁,毫无疑问,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根叔”!
去年的华中科大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把4年来的国家大事、学校大事、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2000余字的演讲稿中,提及“俯卧撑”、“躲猫猫”、“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蜗居”、“蚁族”、“被就业”……
耳目一新的演讲,让李培根声名鹊起。
而今年的华中科大开学典礼上,李培根鼓励学生要有质疑精神的演讲同样令人叫绝。16分钟的讲话,“质疑”一词先后出现达82次之多!更令人咋舌的是,堂堂一校之长,大庭广众之下,竟公然号召学生把质疑的矛头对准自己,这需要何等的魄力、胆识和勇气!
不过,根叔的做法并非所向披靡:腹诽者有之,质疑者有之,口诛笔伐者有之……或许,在他们看来,李培根的演讲太“另类”,刺痛了他们的神经。
那么,根叔的演讲究竟刺痛了谁?
根叔的演讲,刺痛了那些高高在上、大摆师道尊严的人。学生可以在名字后边冠之以“叔”来称自己的校长?至少在“根叔”这一称呼于网络上流行以前,少有听闻。中国历来注重长幼尊卑之序,学生对老师、校长往往敬畏多于爱戴,而老师也大多习惯于摆出凛然不可侵犯的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后生谆谆告诫、耳提面命。虑及此,一些人对华中科大学子高喊“根叔!根叔!”而大惊小怪也就不足为奇了。可是,学生和老师、校长间难道非要有一道鸿沟?老师、校长教育学生难道不能如拉家常般润物细无声?
根叔的演讲,刺痛了那些讲话时绷起面孔、读官样文章的人。在现实生活当中,校长们的讲话大多千篇一律、照本宣科,让人听了提不起精神甚至眼皮沉重、恹恹思睡,这是因为校长们的演讲多有格式化和生硬化的毛病——言必称和谐、讲稳定、谈为国为民的大道理。一篇稿子,往往既没有洋溢的激情,也没有飞扬的文字,更遑论深邃的思想。反观“根叔”的演讲,却是如此活泼生动、富于感染力。究其因,主要是由于他的真诚,那种与师生荣辱与共的真诚深深叩击、打动着人心。
根叔的演讲,刺痛了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东林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名联,现在似乎已少有人提及。诚然,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这毋庸置疑。但如果不关注现实甚至脱离现实,一味遁入书斋,那就只能成为百无一用的书呆子。根叔深知个中三昧,演讲中“俯卧撑”、“躲猫猫”、“打酱油”、“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蜗居”等网络热词似信手拈来,其实乃有意为之!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留意现实生活、关注国家大事!
根叔的演讲,刺痛了那些腹中无墨、不读诗书的人。如今的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渐渐对快餐文化和网络游戏情有独钟,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读书充电。那些有思想、有内涵的经典著作逐步被束之高阁、蒙上尘埃。听根叔的演讲,一方面,同学们固然被他的真诚和激情感染;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被他讲话中的名言典故甚至深邃的思想深深吸引呢?他引用老子的话来说明人应该如何止住诱惑,他用特丽萨修女的名言来提醒学生关爱父母……诸如此类。因此,他的演讲其实也在激励学生读书,激励他们用书籍来填充自己的大脑,不让它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根叔的演讲,刺痛的其实还有我们每一个人某些麻木了的神经!
根叔的演讲,给沉闷的教育界吹来了一缕清风。是炎炎夏日下的一抹浓荫、漫漫黄沙中的一弯绿洲,给社会干渴的心田以慰藉和希望。
真诚地祈盼——根叔的演讲,能够治愈我们被刺痛的麻木的神经,能够让更多的人渐渐走近经典、走进图书馆,能够使更多的人领悟“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道理,能够使更多的教育者降尊纡贵、提携后生……
为根叔的演讲叫好!
2010、9、1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