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以往的清明节对我们家而言,完全是亲人团聚、踏青郊游的快乐时光。而今年的清明节却因霞妹的离去,让我们体验了相同的节日、不同的感受;第一次感受到清明节带来的这份凄凉、这份悲哀...
今天一早我们姐弟和妹夫等人相约一起驱车前往墓地看望霞妹。去时我主动要求开霞妹生前的爱车,坐在霞妹生前的座驾上,握着方向盘、脚踩油门,领略着霞妹开车时的感受,如今车依在人已去,别有一番感慨在心头,不由得看妹心切、加速行驶。
在墓地见到霞妹的名字,想着长眠在地下的霞妹,不由得轻呼一声“霞!我们看你来了!”瞬间泪水泉涌...
霞妹是今年的3月14号到这里“安家”的。而3月13号的“二月二”是霞妹离开我们整一百天。北方民谣有:“二月二儿,接宝贝儿,宝贝儿不来,掉眼泪儿”;而在我们江苏老家则有“二月二接闺女”的民俗。往年的“二月二”我和霞妹听得娘的一声唤,便相约一起“回娘家”;而今年的二月二,任凭娘亲如何哽咽呼唤、泪眼相望,姐姐只能形单影只、独自前往。“接闺女”成了送闺女;节日成祭日。次日一早,全家一行15人护送霞妹到这里安葬
在墓地,我们每个人都和霞妹诉说着各自想说的话。弟弟哽咽地诉说着对妹妹的心疼、转达父母对小女儿的思念;妹的女儿则闭目合十,用心在和她的娘亲悄悄地诉说着,我虽然不知道她在说什么,但可以想象她对她娘亲的思念和祈福!
让大家先走一步后,我则独自留下来,坐在霞妹身边,把压抑已久的悲伤和思念一下子宣泄了出来;爽哭之后,我悄声对霞妹诉说着她走后的一切,包括她想知道的物是人非,也包括我心中的快乐与思念;就像生前和妹妹聊知心话一样的推心置腹。
与霞妹道别后,我再一次环视了这里的一切:山峦叠嶂、青松翠柏;整洁优美、高雅肃静;面阳而栖、众友相伴——意外地发现周围竟有好几个是霞妹的同龄人,甚至比霞妹更年轻——英年早逝,我竟有些自私地庆幸和由衷的欣慰: 有同龄人相伴,我相信霞妹在天堂里会是快乐的天使!
http://s5/mw690/6b4f0e03td9418c2aeab4&690
↑ 2013年3月14日11时许霞妹在此安葬
http://s12/mw690/6b4f0e03td9419895051e&690
↑ 全家一行15人含泪送霞妹,眼前是青松翠柏、青山环抱
http://s7/mw690/6b4f0e03td99a1727064b&690
↑ 今天按精确时辰说:晚11点前还是清明节,我和弟弟轮换坐在霞妹曾经坐驾的位子上驱车前往墓地扫墓
http://s15/mw690/6b4f0e03td99dcaa17c4e&690
↑ 拾级而上看霞妹
http://s11/mw690/6b4f0e03td99951fcf0aa&690
↑
特地给霞妹准备了一些白菜馅饺子、炒莴笋、汤圆等吃的,这是术后医嘱禁吃的东西,
如今天堂里没有病痛、没有约束,霞妹:多吃点!
http://s10/mw690/6b4f0e03td99970fea969&690
↑ 站在霞妹的墓地四下环视:整洁优美、清静素雅
非常感谢“
拾荒人
”赠诗敬挽:
生在艰难的六零年
卒于腾升的十二年
尝尽凡尘酸甜苦辣
弹指光阴五十二年
人间少了个贤妻良母
银河多了位孝顺天仙
--拾荒人敬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