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谷城“八大景”考证

(2010-08-31 20:02:26)
标签:

谷城

“八大景”

文化

分类: 一言九鼎

谷城“八大景”考证

 

      谷城自西周建立谷国以来,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谷城形成了自已独有的“八大景”。今秋我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小组故地重游,访问了当地老人,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八大景”的由来进行了认真求证,认为其所以成为八大胜景,主要是因其环境优美,景是主体,其次是因为名人遗迹或神话传说,人是灵气。如:“薤山叠翠”是因其峰峦重叠,林木参天,“松杉茶竹绿重重”而闻名;“军山群羊”是因军山上是石灰岩,又绿草茵茵,突出的石灰石,远远望去,象一群群羊子;“新店茅屋”是由于古代新店处于山西、陕西、四川、河南等通向江南的交通要道,当地人普遍取芭茅作墙,茅草盖房顶形成一景;还有“后湖夜月”、“汾水澄清”等都是如此。在景的基础上,“八大景”中又辅之以人,或加以神话传说,从而锦上添花。如:“文龙书院”有秀才刘即在此发奋读书的故事;“高台渔隐”有隐士杨舟隐逸垂钓的故事;“粉水澄清”有萧何夫人的故事;“仙人古渡”有真武大帝的传说;“军山群羊”有太上老君的传说等。总的来说,谷城“八大景”景色好,故事优美,古今闻名。

 

附:谷城“八大景”查访资料:

    薤山叠翠:薤山是武当山的余脉,海拔一千多米,峰峦重叠,蜿蜒起伏,风景宜人;素“薤山叠翠”之称,是谷城“八大景”的首景。薤山犹如一幅浓墨泼染的巨幅山水画,阳春三月,百鸟催春,姹紫嫣红;酷暑盛夏,绿荫蔽日,清风拂面;金秋十月;野果累累,层林尽染;时令寒冬,雪岭冰峰,玉树琼枝,有诗云:“大薤峰高竹影孤,青堆螺髻接虚无,凌空不许红尘到,一幅烟岚入画图。” “对影武当慕薤峰,松杉茶竹绿重重,红楼浅隐清泉响,铁塔通天云半封。”  薤山风光旖旎,山奇景异,山翠、石奇、洞美、水秀。经常风云莫测,女儿峰气象万千,忽而雾游峰隐;忽而长风奔袭,林涛呼叫;忽而暴雨倾盆,忽而红日复出,彩霞满天,山青林秀。1994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薤山气候特异,是避暑的好地方。早在清朝末年,挪威、加拿大、丹麦、葡萄牙、荷兰与英美德八国传教士因钟爱薤山夏季凉爽,在薤山兴建别墅数十栋,现今还保存了14栋,70多间。抗战时期,李宗仁先生经常到薤山避暑,至今薤山仍有李宗仁别墅旧址。

文龙书院:从南河水坝出发,上行不久,就到了文王跑马道,其右下岸边,有个巨大岩洞,直径二十多米,面积约一百平方米,可从山下一小涯攀登,洞里有怪石,状如桌、凳、床、灶,洞前有石马,远望呈腾跃之势;洞上有摩崖石刻。传说金朝河南南阳有个秀才叫刘即,字文龙,因几次科考未中,流落谷城,来到南河此岩洞,决心发奋读书。他日夜苦读,常常忘了食宿。一次,他边读书边吃干馍蘸辣椒,谁料他的馍馍吃完了,辣椒未动,竟将一砚墨汁吃尽也不知道。正由于他有这种苦读痴学精神,很快中了状元。为了纪念刘文龙,人们把此洞称为“文龙书院”。

粉水澄清:南河是汉水的支流,发源于武当山,经房县、保康到谷城,全长两百多公里,水面如镜,水深丈余,清澈见底,可见鱼游。相传汉朝萧何的少子萧兴候,曾被封为谷城第一任县宰。萧兴之母相国夫人有一次到谷城游览,见南河的水浑浊不堪,给人民带来诸多不便,就叫个丫环向南河洒了一把粉,顿时,南河得以澄清,阵阵清香从河面上飘来,从此南河就叫“粉水”了,并被誉为”粉水澄清”。

高台渔隐:庙滩镇的高台铺,又名高头堡,紧挨汉江边,三面环水,是个渔民之乡。据说明朝时期,来高头堡捕鱼,垂钓的日益增多。高家庄一老翁为满足渔民和垂钓的要求,在此开了一个店铺,除经营烟酒、副食外还专备了部分渔网、钓竿之类的渔具,专供顾客选购。故名高台铺。

    一天,一个名叫杨舟的外地举人打此路过,见了这里垂钓的盛况甚为触动,立刻进了高台铺,先买了垂钓的渔具,后又购了糕点、酒,就在铺外棚子里饮起了闷酒。高老翁见来人气度不凡,就说:“客官,不象本地人,在什么衙门高就呵?”来人饮了一杯酒说:“普通老百姓,打此路过,打扰,打扰!”高老翁见他行有风度,口吐不凡,便和他攀谈,便成了好朋友。此人是当时名人杨舟。自此以后,杨舟便在高台铺住下,过着“风雨蓬蒿”的渔隐生活。

仙人古渡:“仙人古渡”在历史上被列为谷城县八大景之一。据《谷城县志》记载,此景系县东十里真武渡(现已划为老河口市管辖)。相传,清代县令受人诬陷遭驱赶,渡河避难至此,苦无船只,急得捶胸跺脚。突有一老翁驾一直木,大喊道:“渡此生!渡此生!”县令向江面一望,见一老人乘坐一直木已到眼前,急忙跳上直木,连说:“谢谢恩公搭救!”直木乘风破浪到了彼岸,县令回头一看,老翁及乘坐的直木也不见了,知道遇到了仙人。事后,有人认定是真武大帝在济难呈祥,故名真武渡,这便是 “仙人古渡”的来历。

军山群羊:跨过格垒嘴汉江铁桥,穿过一段隧洞,再向前去,老军山就清晰可见了。相传,七月七日这天,太上老君下界云游,驾着祥云,飘飘然地向老军山飞来。无数朵白云随之而到,纷纷落在老军山上。远远看去象一阵阵白羊,这一美景恰被山下一位老者看见,疑是满山群羊。于是,就把牧童小杨杨喊到面前,指着山顶说:“小孩;那是你的山羊吗?怎么都跑上了山?”小杨杨一看,信以为真,一口气地爬上了山顶,四下一看,哪里有什么羊群,连羊毛就没有找到一根。他惊疑地说:“哎,这是怎么搞的,我明明看着白羊上了山,怎么一会就不见了!”他东找找,西看看,仍然看不到羊群,吓得直哭。正在这时,从空中传出话音:“孩子,别怕,你的羊群在这儿。”小杨杨忙睁大双眼喊:“你是谁呀?”“我嘛;太上老君是也。”“小杨杨循声望去,果见一个白发老人在山顶一群白羊之中,就跑上山去拦羊。刚跑去,白发老人却不见了。小杨杨便将这群不是自己丢失的羊群往回赶。回到家里一看,自己的羊还在。

第二天,当地恶霸黄员外听说后,就爬上了老军山,向上一瞄,果见山顶有一大群羊,真是喜出望外。就上气不接下气地爬到了山顶。谁知上去细看,冷了半截腰。山顶上除了一堆堆形似羊群的山石,什么也没有,他气极败坏地冲上去,扬起拐杖就打。奇怪,这些石羊竟然一下被他打活了。一只大头羊纵身跳起,伸出羊角去羝他,不几下就把黄员外羝下了山,摔死在半山崖。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动这些山石了。

后湖夜月:后湖位于城北2公里处。据《谷城县志》记载:“城北半里,至夜,月色盈湖,游赏其间,尽风光之美,真佳境也。”此景现在已成为良田。

新店茅屋:古时候,新店处于山西、陕西、四川、河南等通向江南的交通要道,往来客商驻足歇息,自成集镇。新店周围有一大块芭茅湖,当地人普遍取芭茅作墙,茅草盖房顶,形成独特一景。相传,明朝时期,真武大帝离开武当时云游天下时,曾慕名专程到新店,欣赏这里茅屋水影。正是这里的草屋茅舍,引来了更多的外地人驻足投宿,修身养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