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关于出土古瓷器釉面二次开片的鉴定

(2014-12-28 16:01:12)
标签:

股票

           http://s9/mw690/6b4bb56ag967ee5fd6248&690

    古瓷传世品很少很少,99%几乎都是打有出土的标记,由生坑到熟坑......百年之久.最少要经过50年......古瓷的级别往往普品易寻而精品不易发现,古瓷的级别决定于釉料成份,等级高的釉料成份亦复杂,加入贵重金属材料的釉料都是秘传,正因为是秘传它的神密色彩伴随它的传奇故事的终结给后人留下系列迷团---

    所有岀土古瓷都绕不开釉面氧化痕迹,而氧化痕迹最为显著的特征就二次开片.这是丘小君先生对鉴别出土古瓷的卓绝贡献,亦是丘小君先生集古今眼学之大成的伟大发明,亦是丘小君先生三十年陶瓷鉴定的绝学。


    笔者今年春天有幸拜会丘小君先生,听了先生一番长谈,所谓二次开片的理论是从工科原理探究物质材料的化学物理与时空联接的综合反映,这个契入点的创新非一般文科文博系统的传统研究方法,它是融合实践、理论后提出的新理论课题,古瓷的开片原理是热胀冷缩,釉汁愈薄则开片愈小,釉汁愈厚则开片愈大。前者滿密,后者稀疏,在反原过程中,在窑温骤停时,胎釉的膨胀形成了初次开片的结果。

    古瓷在地下与氧气隔绝,不管几百年直至上千年,它的釉面应该保持最初的状态,一当出土接触空气,除保留氧化过程的痕迹,迅速又加速了二次开片,这不仅符合理论,而且要找出二次开片的特征是什么?古瓷的级别愈高就必然存在七彩宝光,它是釉料中贵重金属的氧化现像,宝光多以红,绿,黄等多色为主,呈放射状,呈星点状,一般在釉面摩损处或聚釉处,它的二次开片在釉薄处先从右像左上角延伸或从左像右上角延伸,皆为长条大开片,长度在4一7cm,然后左右均向下延伸,随着时光流失,面积扩大,尤其是高级别,特殊釉料的古瓷都具有上述现像,我在想,深知这一现像亲手体验的人那是多么喜悦,多么振奋,多么自豪…古瓷做伪首判器形,次看胎土老化痕迹,底足修刮痕迹,支烧垫绕复烧一一辨之,再次察釉面,知深浅,晓薄厚,分垢渍侵蚀状态,上手过古瓷真品看赝伪心中有数,未触摸真东西焉知做伪?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留心斯处日日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