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达开与理发店对联

(2010-11-30 17:03:56)
标签:

老字号

楹联

理发店

石达开

梁章钜

京味商文化

袁家方

文化

分类: 老字号

店铺字号的门面,匾额是点睛,楹联是事业精神阐述,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好的店铺楹联会不胫而走、广为流传。甚至可能字号为人们淡忘,楹联却穿年过月,不时被提起。这便是楹联上的企业形象。  ━━题记

 

相传有一剃发店,乞联于狂士者,大书云:“磨厉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数日间,客皆裹足不前,其店顿闭。(《楹联丛话全编》,[清]梁章钜等编著,北京出版社19969月第1版,第217页,[楹联续话·卷四·杂缀])对联写得痛快淋漓,念读颇有铿锵之声,让人一下子便想到一粗壮大汉手持利刃,立目横眉。这等情状,谁敢靠前?更不要说去试试那老夫的手段了。

有本《分类名联鉴赏辞典》也收入了这副对联。但讲了另外的“故事”。其文为:

“理发店()  石达开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相传太平军在金田起义前,广西贵县人李文彩曾在县城开了个剃头店,作为结交地方豪杰的联络点。开张前夕,南王冯云山1822-1852为李家店写了一副对联:

磨砺以须,天下有头皆可剃;

及锋而试,世间妙手等闲看。

石达开(18311863)认为结尾平淡,就将后半截的叙述句改成疑问句和感叹句,不仅文意跌宕,语气灵活,而且点石成金。联语意含双关。……”(《分类名联鉴赏辞典》,蒋竹荪等编著,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5月第1版,第729730)

据记载,1843(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同冯云山、洪仁在广东花县首创拜上帝教,1844年,冯云山和洪秀全一起遨游两广,宣传拜上帝、信耶稣。他们辗转到广西贵县赐谷村。不久,因成效不大,洪秀全回到广东花县,冯云山独自一人留在广西,深入紫荆山地区,建立拜上帝会,开辟革命基地。又,石达开是广西贵县(今贵港)人。生于农家,虽自幼丧父,饱经磨难,但少年时勤于耕读,颇知诗书,尤喜孙子兵法。早年加入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前夕,即1847 年秋,洪秀全和冯云山至贵县访石达开,邀其共图大事。太平天国史志谓之“访石相公”,以“三顾茅庐”喻之。16岁的石达开由此成为太平天国的核心领导人。

冯云山曾活动于广西贵县一带,石达开是贵县人。冯给贵县理发店题写对联,石达开改对联,就有了时间、地点及相关历史背景的可能。

但 梁章钜先生编撰的《楹联续话》,成书于1843年。其中,便收入了这副对联。这年,冯云山与洪秀全刚刚创建拜上帝教,以冯22岁的年龄,及其“自幼诵读经史,博览群书”,又有在村塾执教的经历,写出这副对联或有可能,但年方12岁的广西贵县人石达开,怎的就与广东花县的冯云山相识,且改写冯所撰对联,这“故事”的可信度,让人怀疑。如果冯云山是在其1844年入广西传教的那段日子里题写的这副对联,梁先生《楹联续话》收录这副对子的时间,怎么会比冯先生题写要早一年?

1851111,太平军在金田起义。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极”称天王。冯云山被封为前导副军师,领后军主将。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洪秀全在这里确立了领导体制,分封了诸王。冯云山被封为南王,石达开被封为翼王。这是梁章钜先生编写《楹联续话》8年之后,也是梁先生辞世两年后的事了。

一连串的时间对不上。疑问!期待有方家给我们━━指点迷津。(袁家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