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别网络假信息
(2024-05-29 11:48:43)
标签:
案例 |
“5月19—23日在大王滩水库拍抗日战争片,招群众演员, 300块一日+盒饭+没对白。担旗冲锋380一日+盒饭+没对白……”5月11日,一则大王滩水库在拍摄战争片,招募群众演员的信息在网络流传。消息还附带了一段在河边拍摄的小视频,现场有枪炮声和黄色火光,一群身着军装的人正在表演冲锋“对战”,一旁有人拿着摄像机拍摄,似乎真需要招“群演”。
一些网友看到网传的消息跃跃欲试。赖先生在网上看到招募消息很是心动,立即电话咨询报名。“联系人说得像模像样,又说名额有限,只需要交200元保证金。我看消息有板有眼的,薪酬也不是高得离谱,且本地也有人来拍戏的情况,我就信了一大半了。”
记者在网上输入“战争片”“群演”等关键词搜索发现,这一系列的谣言流窜全国各地。视频谣传已久,消息除了时间、地点有不同外,其他内容大同小异。
在查证过程中,记者发现大王滩风景区辟谣后,社交平台上仍存在谣传内容、视频转发的现象。记者当即向当地互联网辟谣平台举报。
律师提示,想要辨别谣言信息,可从以下三点考虑:一看信息发布的来源渠道是否可靠,若为正规单位或公司发布,会有单位全称及办公联系电话、联系人员。而谣言则往往只有一个手机号码,消息来源或出自某自媒体。二看图片、文稿内容或视频的真实度。三是根据生活常识、逻辑来判断,如此次谣传的群演日薪380元,很明显远远超过了影视公司公布的群演薪酬。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根据我国《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法规,根据谣言造成的社会后果及危害程度,造谣者和传谣者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大家发现造谣传谣、诈骗等线索,应及时报警举报。希望网民保持理性思考,增强防范意识,积极抵制网络谣言,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