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选择
(2023-05-24 19:14:25)
标签:
生活 |
选择
生活中处处是选择。
记起早些时候无意看到的一篇文言文,它讲述了华韵、王朗在被追杀乘船潜逃时。一路人发言向他们求助,华歆犹豫再三,迟迟无回应,王朗却爽快答应。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可是选择的背后,真相是华歆顾全面大局,认为若助人,便无论如何都不能将人丢下,重义之忧;王朗虽心善,但后来贼人追至之时,他亦想将那过路人丢下。这是选择后面的真相。
再说一个小故事。国外一知名学者一次招来了数名儿童,给他们一人一颗糖,说:“过三个小时后我会回来,若你们坚持到那时还没吃掉这颗糖,那我便奖励你们每个人多两颗糖;如果你们在这三小时内就吃掉了这颗糖,则没有任何奖励。”孩子们都握住糖果点了点头。
学者派助手前去观察,发现刚开始一个小时内所有孩子都兴奋不已,不停讨论这突来的糖果,可过了一个小时,大多数孩子都选择吃掉第一颗糖果,再接着十五分钟后,只剩五个孩子手中还握着那颗糖。最后,只有两个孩子坚持下来,得到了额外的奖励。而这个实验亦让我们知道,选择坚持会有意外之喜。
可有些时候,选择的对错并不能由谁定义。母亲朋友的女儿自小热爱绘画,别人背单词她练习素描,别人学奥数她混合颜料。大家认为她只是把画画当作兴趣爱好,等到考高中之时,她对艺术的满腔热忱被不少人反对:“艺术很费钱的”“艺术学好也无大用处”“好好高考,别去做那些不三不四的”……
她在家人的反对下还是毅然选择美术,成为艺考生,如今已是美院的优秀毕业生了。所以,选择什么并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你敢于选择。
记得我刚入小学时,语文作文虽在中等水平,却颇有自己想法,老师教的模板与套路,我是不屑去听的,选择了自己购书研究。
于是,在一次大考,我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用古板的作文模型,而是追求自己的个性,可老师给我打了自我考试以来的最低分29。自此,我坚持选择与众不同,与老师便有了矛盾,每次我都脱于模板之上,老师亦每次都给我低分。
不过我将自身想法与另一老师沟通,他将我的文章反复批阅,最后投稿于一次比赛,因为新颖,我拿了一等奖。在最后毕业考中,我的作文是全班最高分。
生活中的无数选择,是一个又一个分岔的路口,每一次选择,决定着我们会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是华歆的“优”还是王朗的“劣”;是孩童的贪吃还是选择坚持;是与常人一样的道路还是独树一帜的不同?不论你如何选择,怎样选择,选择了什么,请坚信自己的选择,让选择之花开遍生活!
来源:羊城晚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