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当学乖
(2023-02-12 19:22:15)
标签:
案例 |
当天上午,市民周达盛因着急用钱,便打算通过某金融贷款平台贷款2万元。无意中,他点进了一个不法分子的跳转链接。“客服人员”表示,贷款需要手机号码、身份证照、银行卡正面照。
在上传了相关信息后,经过一系列操作,周达盛原以为能顺利贷款2万元。结果,“客服人员”告知,他的银行卡卡号有一位数字输入错误,导致贷款转到了他人的账户中,需要周达盛先垫付贷款金额30%的认证金即6000元,过后该笔认证金会随贷款一同返还。
由于之前曾被骗过,周达盛对于“客服人员”的说法心存疑虑,便停止了转账操作。当天中午,他来到腰塘派出所求助。民警分析,该贷款平台“客服人员”自称转账失误的操作,其实是骗子的常规套路,以输错银行卡卡号等为借口,借由垫付费、保证金等名目索要费用,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经过向民警核实,周达盛最终放弃向“客服人员”转账,避免了财产损失。
近年来,骗子手段花样翻新,市民贷款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贷款渠道,警惕网页上弹出的“利息低、无须抵押、无须担保”等诱惑广告或链接,手机最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启动“诈骗来电预警”功能。
同时,还要做到“三不一要”:不轻信陌生的电话和短信;不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信息;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万一被骗,要及时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