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鸡的日子里
(2022-07-04 11:23:23)
标签:
忆旧 |
在养鸡的日子里
上世纪70年代,国家经济落后,商品短缺,百姓生活困难。买猪肉不仅要凭票,且排队还不一定能买到。有些人凌晨就到肉店排队,也有用砖头替人排队的。肉店一开门,大家争先恐后、蜂拥而入,那种人声嘈杂的场面仍印象深刻。
为了节省开支,节日一饱口福,我们大院的不少家庭自力更生,利用养鸡来改善生活。白天放鸡出去觅食,黄昏赶鸡回笼。一帮小伙伴经常到草丛中捉蚂蚱来喂鸡,交流饲养经验。后来有人反映放鸡出来会影响公共卫生,小伙伴也觉得收鸡回笼费时费力,于是放养就改为笼养。那时候我们住在筒子楼里,房子很小,各家的鸡笼就放在自家门外的走廊。清晨雄鸡一唱天下白,我们起床不需闹钟,不时还听到了母鸡下蛋的欢乐声,小伙伴们很开心,有人还以为这里是农村呢。
当年我们家也是养鸡户,鸡有七、八只,鸡笼有两层。喂鸡用米饭、菜叶、虫子,鸡养得又肥又大,毛色光亮。为防偷鸡,晚上临睡时把鸡笼移到家中,就放在弟弟的床前,他也顾全大局不介意。平时鸡蛋源源不断,节日有白切鸡吃,有鸡汤喝,极大解了口馋,我们很满足。记得还孵过一次小鸡,为使小鸡有活动空间,白天大人上班,小孩上学,母亲就把小鸡放在外屋里自由活动,我们放学后再把小鸡收回笼子,并快速清理现场,打扫卫生。小鸡在家放养一个月长大后,就回归笼子生活。
在养鸡的日子里,我们不但了解到鸡的种类、习性,学习了一些动物知识,而且改善了伙食,度过了困难时期,为生活带来了乐趣;更培养了我们热爱劳动,奋发向上的品格。
1976年,我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当了知青,1977年高考后上了师范院校。1978年、1980年,弟弟妹妹也先后高考上了外地大学离家读书。父母决定家中不再养鸡,并设家宴欢送孩子上大学深造。平时父母大多到食堂打饭,寒暑假我们回家陪伴父母,我不时随母亲到农贸市场买鸡回来加菜。一家人生活简单,不搞关系学,以学习和工作至上,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