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回顾
(2022-06-27 08:18:15)
标签:
忆旧 |
劳动回顾
1965年到1976年,我完成了小学和中学的学业,期间入队、入团,思想觉悟不断提高。虽然经历了文革的动荡岁月,以至所学的知识不系统、不全面,但劳动教育却深入人心,贯穿始终。
读小学时,我们就有学工、学农、学军的任务。曾到铝厂、船厂劳动,也和小伙伴骑三轮车到冶炼厂拣过废钢铁。自带午饭和水,中午就在球场开餐,边吃边听工厂的大喇叭广播。当年江南的白沙大队是学大寨的先进典型,我们年级慕名到此学农了几天。随社员到菜地除草、护理,大家干得很欢。本来我们宣传队有演出不用去的,但我和一名队员对广阔的天地心驰向往,硬是悄悄上了去白沙的车,结果一天后被老师下令召回,被批评了一顿。
上小学5年级时,我们到西乡塘的军营学军,所用的棉被还是弟弟帮忙从家里背到学校上车的。在教官的指导下,我们练习站军姿,开展队列训练,趴在地上端枪练瞄准。半夜里紧急集合,徒步拉练,与解放军联欢、拉歌。
中学阶段实行开门办学,劳动的机会就更多了。如各班轮流挖防空洞,下乡支援春耕生产,到新竹苗圃植树,到明阳农场的鸡场劳动,利用午休时间打扫猪圈,到石埠大队参加夏收,参加修建邕江大堤的挖土、运土,到砖厂运砖回校基建,到电影机械厂、汽车配件厂、玻璃厂学工。高一上学期到分校寄宿学习,分校就是学校的农场,种有水稻和蔬菜。我们上午上课,下午劳动,周末回家休息一天。
多年过去了,那些火热的劳动场面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我也因此受益,心存感恩、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信心。虽然劳动辛苦,又脏又累,但能培养家国情怀,学会生活技能,磨炼意志,强身健体。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动手能力、劳动技能都没有,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不受欢迎的。劳动最光荣,劳动常相伴。应把自己收拾好,再谈学习好,为社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