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再谈有趣的外出
(2019-11-20 11:01:54)
标签:
外出 |
再谈有趣的外出
我说,俱往矣,有趣的外出。我的意思是说,今天外出已经现代化,但失去了一份野性,以及其中的可能变化。舒服是舒服,没多大意思。
1979夏,完成了沿黄河东行的部分愿望后,接下来的学生外出写生是沿长江远行。一个班十来人,老师带队,但安排却由学生自己完成。我被委任为写生前导,必须提前上路,安排沿途的吃喝拉睡。学生行李,不仅有画具,还得带上睡觉的玩意,好寻找免费的房间,以便节约费用。那个时节,大学生是国家宝贵财富,只要拿出学校证明,沿途文化部门一定会尽力安排,和今天相反。今天这成了一门生意,老师学生交钱后,什么都不用管。
写生路线安排是,先到奉节,然后坐船到巴东,再到葛洲坝,参观葛洲坝工地,收集素材,创作反映“生产斗争”的油画创作。因为高峡已经出了平湖,奉节,连同白帝城,也就永远地沉到了水底。想当年,这里可是名胜之地,刘备托孤之所。船到时,长江边上,先跨过一条长长的、用木板搭成的过道抵达码头,再走几百级台阶,才来到奉节城门。从下往上望,城门高高在上,气派是很有一些在的。
那个时节长江每天只有一班船来回,从武汉直通重庆。我们离开奉节时是中午,细雨迷蒙,全班同学争先恐后上船。因为行李和画具太重,只能走两趟;又因为一大堆农民挑着各式担子也在上下船,担子一横,过道只能单行,全部上来,两行下去;下去完毕,两行上来。如此往复,停船时间根本就不够用。我脚快,全班第一个第二趟来到船边,发现船已离岸,想都没想,一步就跳了过去。及至回头,才发现全体同学站在岸上,瞪着大眼看我,全无表情。这时我才意识到,只有我一人上了船,余下只能明天这时过来。和我一起的,除全班船票、四元钱外,则是行李,像小山包似的,堆在一旁。
此后的事颇不可思议。到巴东时,船员先行让我上岸。我招来一群穷孩子,七手八脚把李行抬上岸放好,给一元钱了却。再和码头领导交涉,要求保管行李。之后登台阶进巴东,一问旅馆,才发现可怜的小城只有区区三家,均在停船半小时内订完,没有空余床位。于是,我先行帮全班同学预订明天床位,然后跑到其中一家,对服务员说,你总不至于让我在外过夜吧!服务员可怜我,说,可以在厅堂沙发上休息一晚,只收半价。
依然细雨迷蒙,到处充满诗意。我坐在门口,吃着热包子,注视着巴东唯一的街,开始有了疲累的感觉。半夜,有人突然退床,于是我得以安睡。上床时,只觉得被窝一阵脚臭味,醺得头晕。但也顾不了许多,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多年后,只要同学聚会,谈起当年长江行,一定会提起这一遭遇。回忆各有细节,不尽相同,甚至相反,以为只余我一人在岸上,可怜兮兮的样子。原来回忆这样不靠谱,所以,趁着思维还正常,赶紧把往事写下。之后明白,往日外出野趣,果然一去不返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