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情结
(2018-03-12 11:29:58)
标签:
报纸 |
报纸情结
我父亲过去是一位报人,建国前曾在《广西日报》工作。在业余时间里经常看报,做笔记,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天,仍坚持听家人读报,他的一生与报纸结缘。全家人亦耳濡目染,喜欢看报和评论。家里订过的报纸有:《人民日报》《广西日报》《参考消息》《语文报》等,后来改订《羊城晚报》和《南宁晚报》。通过看报,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新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极大丰富了精神生活,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
《南宁晚报》创刊于1956年,栏目有:要闻资讯、文娱资讯、老友民生、时事世界、时事中国、财经新闻、体育资讯等,内容较为丰富。今年春节黄金周,我们广西接待游客人数位居全国前十。春节期间,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南宁大桥一带流光溢彩的夜景、青秀山风景区花艳人欢笑的美景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只可惜呈现的时间太短了。好在《南宁晚报》对此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引发市民广泛关注,大家感到无比振奋和自豪。
《羊城晚报》创刊于1957年,是广东省的党报,于2015年荣获全国百强报刊。记者团队敬业、水平高,特邀撰稿人中有教授、研究员、作家、行业精英等不少权威人士。《羊城晚报》的内容紧扣改革开放和国计民生,通讯和评论文章观点鲜明、独到、有力度,可读性强。例如,报道广州各界为军嫂韩素云献爱心的通讯《爱心无价》,揭露社会问题的通讯《长夜里,这群潇湘卖花女》就深深打动了我。副刊办得尤其出色,《花地》《晚会》《校园达人》里的散文、小说、诗歌、新科技介绍等内容清新、贴近生活,读来倍感亲切。难得的是《羊城晚报》一年到头天天出版,每天24小时全天候开通读者报料热线,客服工作细致全面,因而深受读者欢迎。私人订报很多,读者分布全国各地,影响力很大。
虽然在手机和电脑上也能看新闻,但是屏幕面积小、字体小,一般是匆匆浏览,感觉是碎片化的。而长时间使用手机或电脑容易导致腱鞘炎,手很痛。去医院治疗一般是打封闭,且打封闭的药是激素,次数多了对身体不好。而看纸质报纸就很舒服、很自在,可以看得十分详细,反复揣摩文章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谋篇布局,对学习写作大有裨益。
我每天看报的时间约有三个小时左右,即便有事外出,回来后一定补看。如报纸不能及时送达,我就和收发员联系。在我的通讯录里,可以没有领导的电话,但收发员的电话赫然在列。我告诉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新闻天天有、报纸天天看,如果一次性送好几天的报纸来我是看不及的,而且新闻也变成了旧闻。谢谢收发员工作负责,节假日也能送报,对我读报学习予以支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