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棚户区》的忧思
标签:
杂谈 |
《精神棚户区》的忧思
4月14日 《羊城晚报》刊登了华君武的漫画《精神棚户区》,看了触目惊心,久久不能平静;犹如骨鲠在喉,十分难受。漫画家锋利的笔,不但把当今社会的某个侧面勾画出来,也深刻揭露了它的病态。
漫画中上边是摩天大楼“五星泻尔顿”、“四海大饭店”、“卡拉OK”、“斩客天堂”、“吹牛广告公司”、“三陪沙龙”、“桑拿浴”、“美容厅”、“宠物医院”、“精品屋”、“女娲补天口服液”高耸云天,巍峨宏伟;下边却是低矮、丑陋的精神棚户区——书店、博物馆、图书馆。
到现实走走吧,曾见否,一座偌大的科技馆,名实不副。里面有关科技的展示少得可怜,而且内容贫乏、陈旧;大部分的房间用作股票交易厅,舞厅,餐厅及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商品展销……人们不禁为自己的愚昧和短见感到汗颜、痛心和遗憾!
这难道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吗?
“不是,绝对不是!”
但它又客观存在。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忧思。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要建设物质文明,也要建设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检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
这些光辉思想和庄严决定早见诸邓小平著作以及1982年9月举行的党的十二大报告和1986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而今却一边“高耸云天”、“精神堕落”;一边“低矮丑陋”、“冷落凄清”,那不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么?可见这不是没有“理论指导”,而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了。如果再到老百姓中间走走,老百姓早已议论纷纷,叹息某些侧面正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斥责某些人“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如果不是心如槁木,能够“无动于衷”吗?
有的人也“动”起来了,但老百姓总还是不满意。
“一手硬,一手软”这话也听说多时了,可“软”的那只手为什么总硬不起来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人们在思考中,很自然地想到解放初期:那是多么好的新中国啊!社会洁净,空气清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嫖、赌、饮、吸毒一扫空……,虽然那时人们的生活还艰苦,比不上现在好,但心情愉快,精神振奋。
“你是怀古”。
“是的,这是怀古。”但不是倒退,是人民对高尚的精神文明的礼赞,是对革命的向往。革命,像一场暴风雨,把旧社会的一切污泥浊水、枯枝败叶都荡涤无余了。
当然,现在不同过去,我们也不是提倡暴力。但对待那些邪恶、毒化社会、危害人民的东西,总不能心慈手软,开个眼闭个眼,不然不是害了人民吗?
再回到“精神棚户区”来,看了这幅漫画,实在使人忧心忡忡,感到耻辱。这不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要把书店、博物馆、图书馆建为高楼大厦,把那些“吹牛广告公司”、“斩客天堂”、“三陪沙龙”……拆掉或改造。
不然,我们面前老是那幅《精神棚户区》,我们对得起为革命流血牺牲的先辈和子孙后代吗?!
此文为我父亲遗作,写于1994年4月17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