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友谊
标签:
友谊 |
网络传友谊
南宁二中大院发小在微信建立联系的有58人,除了以南宁为大本营外,有在北京、深圳、中山等地工作的,还有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定居的。发小们足不出户在群里互通信息、发照片、发视频、发生活妙招,应有尽有,丰富多彩。大家随时都能交流,感觉很好。
群主周伟爱好旅游,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他通过网络和电话热心寻找儿时的小伙伴,一旦有音信,就千方百计联系上。虽然花费了不少时间,却乐此不疲。在他的感召下,不断有发小加入微群,队伍日益壮大,大家在群里常来常往,聊天快乐。
赵小秋是群里的联络员,她热心助人,牵线搭桥。她认为:父母不要整天围着孩子转,父母为了养育孩子已经付出太多,劳累了几十年,孩子大了就要及时放飞,让其独立,父母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时间留给自己享受生活。她见群里有一帮在陈西插过队的知青,对当年的插队生涯很是怀念,共同话题很多,就新建了一个知青群,名称是:“那年那月那时(三同的回忆)”。在该群里,知青们互相关心、互致问候,回忆往事,忍俊不禁,非常开心。
在“南宁二中大院子弟”和“那年那月那时”这两个微群里,周伟和赵小秋两位群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每天在群里发新闻早餐,发一些健康养生和有关家庭伦理的帖子,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发小们用几分钟就能了解天下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在希望中开启了崭新的一天。此外,周伟和赵小秋还定期组织发小们聚会、参观游览风景,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小们加强了思想沟通,加深了感情,仿佛回到了当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家珍惜生活,感恩社会,周伟、赵小秋这两位群主功不可没。
在我参加的多个微群、Q群中,“南宁二中大院子弟”和“那年那月那时”这两个微群是很活跃的,每天都有人发言,每天都有视频看,内容丰富,既有阳春白雪,又有夏里巴人。在网络大家庭里,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虽然有不少发小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但儿时的小伙伴在几十年后还能经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有的远在万里,但感觉近在咫尺,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更是令人欣喜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