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激荡的两年(二)
(2017-06-18 18:18:22)
标签:
回忆录 |
风云激荡的两年
──记1946、1947年的《广西日报》
(二)
我们在《广西日报》的工作,开始一个多月还进行得较顺利,心情也较愉快,虽然工作生活都很艰苦。但以后便不断遇到困难。黄旭初多次指责《广西日报》的态度不鲜明(意即不为他所用),并通过黄朴心(教育厅长)、黄中廑(省府秘书长)来压我们(他们都是《广西日报》言论指导小组成员);《中央日报》又不断攻击我们为共产党张目;右派势力和桂系特务又采用渗透(注1)诬蔑(注2)的办法进行破坏;李微又违背了把《广西日报》办成为民主、和平服务的报纸的初衷,先后于1946年4月11日和7月19日发表了《希望中共勒马悬崖》和《翘首北望,心忧如焚》的反动社论。这些情况表明:要像开始的想法那样把《广西日报》办成维护政协决定,宣传和平、民主的报纸,已经不可能。
编辑部同仁对这些情况的出现是十分痛心、忧虑的,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便共同分析形势,谈论国家的前途。大家认识到:以前由于桂系和蒋介石有矛盾,所以进步力量可以利用这种矛盾做些工作,现在由于内战的扩大,也就是反动势力和人民的矛盾增大,蒋桂的矛盾缩小,要利用他们间的矛盾做有益于人民的工作已经不可能。大家也认识到:由于蒋介石处心积虑以武力消灭共产党,和谈是没有希望的,政协已被破坏,内战之火已燃遍全国,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在报社工作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因此,大家都做好离开的准备。虽然,从桂系来说对我们还算是“礼遇”的,它对编辑部的总编辑、主笔、编辑都聘请为省政府的参议、谘议,这可以算是颇为“体面”的了,但我们并不看重这些,我们看重的是义而不是利,“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
这些共识很重要,有了“走”的准备才使后来局势困难、白色恐怖袭来时,不至于手足无措,减少了损失。
注1:右派的《新生》周刊,通过李微的关系挤进《广西日报》。
注2:1946年5月桂林文化、教育界举行纪念“五四”的活动,桂系特务、黄旭初机要秘书梁学基发来一篇歪曲事实的新闻稿,攻击进步人士,一定要《广西日报》刊登,引起一场笔墨官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