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小相会

(2016-08-20 18:07:58)
标签:

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令人欣喜的事情,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上激起的浪花,为平淡的日子带来欢乐,令人感动,难以忘怀。

201673星期天的下午,我在家里刚给母亲剪好头发,收拾完工具,正打算上网。突然听到了敲门声,门外分明有人在叫我的名字。于是,我急忙跑去开门:哟!原来是我三十多年未见的儿时小伙伴杨敏英、杨雅宁两姐妹和赵少灵登门到访,这令我又惊又喜。只见杨雅宁急切地对我说:“赵少灵刚从美国回来,约了一帮发小在酒店聚会,你参加吗?”由于事发突然,没来得及做准备,我若去,就没人给母亲做晚饭,所以只好谢绝了。于是,我马上请三位发小进屋,入座、上饮料,与他们进行短暂的叙旧。

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我们同为南宁二中大院的教工子女。当年,我们住在同一栋宿舍,杨敏英家住一楼,我家住二楼,赵少灵家住四楼。我们三家的家长是南宁二中的老同事,三个家庭都是两女一男三个孩子,孩子们既是邻居又是同学,彼此之间非常熟悉。1966年——1976年文革期间,国家局势动荡,学校受到影响,上课不正常,作业很少。我们这些孩子就经常互相串门,一起聊天、一起打球、一起看连环画、一起捉迷藏。从小玩在一起,关系很好。

19769月,杨敏英和我、赵少灵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市郊上尧公社插队务农,杨敏英在陈东大队,我和赵少灵在陈西大队。白天,我们跟随社员一起下地劳动,种植蔬菜、水稻、玉米,或开展其他农事活动;晚上,我们参加知青小组学习或生产队社员会议,有时到附近单位看露天电影或者在宿舍里自由活动。下乡务农一年多来,我们深入社员家庭了解到劳动人民的生活,虚心向社员们学习请教,学会了不少农活,磨练了意志,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锻炼成长。

197712月,国家恢复了高考招生制度,杨敏英和我、赵少灵积极报名参加,在辛苦的劳动之余抓紧时间复习。经过约两个月的突击,我就匆忙上了考场。1977年广西有454871人参加高考,最终录取了6958人,虽然录取率仅为1.5%,但有幸的是我考上了师范。敏英和少灵也在19787月考上了大学。1978年春季、秋季我们三人先后奔赴各自的学校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从此天各一方,见面渐少。

完成学业后,杨敏英在广西财经学院工作,赵少灵在武汉市工作,我在南宁市第十一中学工作,大家服务社会,为事业而忙。

1983年,赵少灵全家移民美国,在纽约定居。赵少灵的母亲陈葆珍女士甘为人梯,以超人的毅力,在纽约辛劳工作,整整做了20年的苦工,承受了“地狱”般的考验,工作中一只手指被机器切断,最后,陈葆珍女士以苦役所得,帮助丈夫和孩子们都获得硕士学位,个个都找到了很好的职业。

赵少灵聪明勤奋,只用两年时间就拿完硕士的全部学分,掌握了过硬本领,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的一名高级白领。赵少灵现在是副总裁、美国大纽约区(包括新泽西州)土木工程部总监、交通运输工程部总监,他手下各部门的管理人员有85人;他还是公司总部的北美洲负责与中国企业打交道的联络员,美国注册工程师。身兼数职的他工作敬业,有时下班回家还要继续工作,事业如日中天。

虽然远在美国的赵少灵工作很忙,但是并未忘记自己的家乡,故乡的山山水水令他思念,儿时的小伙伴令他牵挂。他从这次到中国出差,去北京开会的时间挤出两天先到南宁与发小相会。一起畅叙友情,重温儿时的快乐时光,追忆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他来到1976年自己挥洒汗水的陈西大队走访,喜看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还到公园休憩,感受绿城夏天的美丽。赵少灵热爱祖国,怀念故乡,珍视友谊,热心传播中美两国的文化;他与发小相会的一幕幕必将成为美好的回忆,传为佳话。

发小相会

登门到访(左起:赵少灵、母亲、杨敏英、博主)
发小相会
最美故乡情
发小相会
发小情谊深(右为赵少灵)
发小相会
畅叙友情
发小相会
快乐时光
发小相会
赵少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淡定修表匠
后一篇:重返陈西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