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岁月
标签:
情感 |
1971年9月——1974年7月,我在广西南宁市十一中学读初中。当时文革正在进行,国家生产力全面倒退,国人生活困难。我们班的同学是好学生也是穷学生。那个年代,我们都是走路上学,住得远的同学走到学校需要近1个小时,却几乎没人迟到。同学们在学习上遇到问题能及时请教老师,住在附近的同学还自发组成学习小组,课余时间一起讨论,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学校体育组的老师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革命圣地象征性赛跑,线路是:从南宁到韶山。这项活动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每天下午放学后大家一起结伴从学校出发绕着大堤反复慢跑,长期坚持、风雨无阻,使跑步成为习惯。经过锻炼的同学身体健康,充满活力,朝气蓬勃。
那个年代虽然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但是同学们却相处很好,课余时间大家互相串门,还利用星期天到野外开展活动,生活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后来毕业,大家各奔东西各忙各的,有些同学自1974年初中毕业后再也没有见面,也许一别就是一世。多年不见的同学们,你们还好吗?记得照顾好自己,多多保重好身体。希望同学们一生平安,健康快乐每一天!难忘同学,难说再见。友谊和快乐很重要!
以下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十一中学同学的老照片,这些照片都是原生态的,虽然同学们没有化妆,没有华丽衣着,但却散发出一种自然美,体现出我们那一代人的精神风貌。通过旧照来向我们的青葱岁月致敬,谢谢各位的关注!
1971年10月,刚上初中不久的三位同学在南宁市兴无照相馆合影。左一是宋蒙丽,后来从事财务工作,是一位喜欢说笑的“开心果”;中间是刘爱昆,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热情好客;右边是曾文燕,后来在照相馆当摄影师,她体贴父母,是家中弟妹的好姐姐。这是三位同学唯一的一张初中合影。转眼45年过去了,但同学的友谊长存,宋蒙丽和曾文燕还时常联系。多年前,刘爱昆去台湾定居了,同学们已有很久未见她。每当看到这张照片,大家就十分想念她。刘爱昆,你在台湾还好吗?

同桌的你——李小琴同学
(当年,我经常去她家玩,初中毕业后就一直没有见面)
青葱岁月
莫桂莲同学在德国定居,是南宁市政协海外顾问,她每年都回南宁出席政协会议,积极参政议政;并为传播中国文化、发展中德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
(左起:曾文燕、凌启君、黄少芳)
(左起:黄少芳、曾文燕)
(左起:刘爱昆、博主)
(上左起:曾文燕、宋蒙丽。下左起:何凤玉、黄少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