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书不可取
标签:
教育 |
今年高考前夕,从中国之声传来了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一所中学高三学生集体疯狂撕书、撕试卷、撕作业本的消息,对此我深感痛心和惋惜,对这种读书人不爱书、只顾宣泄情绪的极端行为坚决说不!
课本、试卷、作业本是学生的第一手学习资料,它们弥足珍贵,里面凝聚了学生的大量心血,充分见证了高中三年来莘莘学子挑灯夜战、努力求知的艰辛历程,全部撕毁了非常可惜;而且,从楼上抛洒的碎纸随风飘荡,极大影响了校园的环境卫生,此举有负面作用,给学弟、学妹们树立了一个坏榜样。可以说,这种举动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肆意践踏,是一种非理智的不文明行为。
高考后,大多数学生将到大学学习,跟自己的中学时代告别。那么,自己用过的学习资料该如何处理呢?我的建议是:
一、不妨自己保存留作纪念,这是用钱也买不到的东西,将来可用于教育后代。
二、送给学弟、学妹们作为参考资料,这样他们在学习上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可以少走一些弯路,这也是支持教育事业,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
三、如果自己不想留存又不送人,那就整理打包卖给废品收购站,做到不影响卫生,循环利用,绿色又环保。
我的学生古今同学是一名学霸、留美博士后,现任广东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2004年高考后,她没有狂欢庆祝,更没有撕书作废,而是把陪伴自己多年的课本、试卷逐一整理归类、妥善保存起来,以纪念难忘的高考岁月,并且永远地鞭策自己(详见博文:古今喜报)。
我本人从小就有保存学习资料的良好习惯。我的中小学课本、所写的日记;读师范时的课本、笔记、作业;给学生上课的教案、试卷均全部放在铁柜里完好保存。这些试卷是学生考试后我进行讲评时使用的,上面有答案和详细的解题过程,只要看过一遍随时都可以上讲台。这些学习资料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见证了我求学、工作的平凡人生,随手翻看很有意思,不但可以健脑益智,保持工作热情,而且还是一种很好的精神享受。
图片来自网络
2015年6月4日,安徽“高考镇”高三学生撕书狂欢
满天纸屑飞雪般落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