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南游记(6) 峨眉山的缺憾

(2014-05-17 08:57:00)
标签:

旅游

第二天一早,我们乘坐七点半的车到了峨眉山脚下的报国寺。一买门票,竟要收一元钱的保险费,究竟死活是否有人管,还是个未知数,不过,这对于保险行业来说,倒是一个发展之处。为了赶时间,我们没顾得仔细看,便匆匆往山上爬,为了看清音阁,我们走了整整半天,峨眉山天下秀,此时我们什么也没能体会到,除了那起伏不定的山路外,什么也没有,似乎没有什么新鲜感。因为我们只打算在峨眉呆一天,所以摆在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就是往前走,往上爬,只准前进,不准后退。穿过“一线天”,我们征服了第一道难关,到过洪春坪,此时已是中午十二点多。下一道难关就是那人人都“怕”的“九十九道拐”。我们就地稍加休息,补充了些能量。在那小吃店里,我们闹了个笑话:由于当时口渴,就买了碗以前我们常吃的凉粉,可是等店主人做好送来的竟是米粉,热气腾腾,我们顿时傻了眼,我们要的是凉粉而不是米粉,要是把这碗米粉吃下去,那不是雪中送碳,而是火上浇油啊!我们跟他解释要的是凉粉而不是这个,他说这就是凉粉,后来经过反复比划,形象地说明,他才知道我们的意思,原来这里管凉粉叫做“冰粉”,米粉叫做“凉粉”,店主还算热情,马上帮我们调换了。经过这番“舌战”,口更干了,真有些“上甘岭”的感觉!看来对于同一样东西,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以后可要留意点,所谓“入山随俗”嘛!不然,又要闹笑话,得不偿失啦!

为了轻装前进,我们扔掉了可以丢掉的东西,把准备喂猴子的馒头扔了不少,前面正是猴群常出没的地方了。在上峨眉山之前,我们就多次听说这里的猴子很厉害,它们不仅能增加游客的兴趣,有时也伤人,抢东西。毕竟这是峨眉山的一大特色,我们抱着既好奇、又提心吊胆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往前走,稀稀拉拉的游客,不约而同地组成浩浩荡荡的“通过封锁线的小分队”,有的拿着拐杖左右横扫,上下舞动;有的互相拉着衣角,像幼儿园的小朋友横过马路一样。不一会儿,前面有人发出惊叫声:“猴群”、“猴子”!果然,一眼望去,几十只猴子,有的站在路中央,有的在树梢,有的站在山上的悬崖上,个个虎视眈眈,眼睛竟在游人的口袋扫来扫去,有大胆的猴子竟伸出手问人要吃的,顾得地下的,顾不了树上的,我们尽管有吃的东西,但也不敢拿出来,生怕猴子看到我们口袋的食物和其他物品,一抢而光,冒着生命危险,好不容易通过了封锁线,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此时,雇人背着上下山的人数渐渐增多,我们意识到又要面临着一道新的难关,令人生畏的九十九道拐就在眼前。开始我们还饶有兴趣地数着转了多少个弯,逐渐地无限感叹代替了我们的数数,只是单调地、机械地往上走。在这里,除了上石阶,我们无心观赏周围的一切,因为它们太平常了。太累了,每个人都是大汗淋漓,小伙子们大多光着膀子,游人们有的累得根本爬不动了。我们凭着毅力和年轻,一鼓作气,征服了九十九道拐以后,穿过了遇仙寺,来到了九江子,此时已是下午四点多了,为了能在天黑前赶回县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往下走,走啊走,好不容易赶到了万年寺,据说这里是峨眉山最壮观之处,也是风景最好的地方,可我们此时累得再也顾不上看了。离开了万年寺,又走了近五华里,才到停车场,算我们运气好,赶上了一班顺路车,顺利地回到县城。不然的话,浑身汗湿透了,没带换洗衣服,在山脚过夜又非常冷,如何捱得到天明?我们心里直庆幸,没有在峨眉山过夜,果然不出所料,若在山顶什么奇观也没能见到。

据说,峨眉山有三绝:日出、佛光、云海,而这些必须在金顶才能看见,且与气候关系很大,能够同时看到这三种景色的人确实是幸运的,这也许是峨眉山能够吸引千万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吧。事后我们才知道:我们走的上山之路是一条最艰苦的路,一般人都是在另一条路上山,在这条路下山,而我们正好相反,怪不得当时发现我们总是逆人流而行。不过,我们这一天走了一百多里山路,且是一条别人少走之路,说明我们的身体还是相当可以的,我们经受了一次锻炼,这点是值得自豪的。

总的来说,峨眉山的管理还是不能令人满意,首先是住的地方少,连寺庙也做了旅社,这不能不说是对文化古迹的不尊重。尽管如此,还是不够地方住,许多人都是披着一件大衣,在冷风中熬过长夜。另外就是厕所少而脏,没人管理,许多人都说:这哪里是“峨眉山天下秀”?其实是“峨眉山天下香”。尽管是实话反说,但峨眉山的卫生确实不尽如人意,当地旅游部门应加大治理力度,打造一个干净的美好环境,让峨眉山天下秀名副其实。

第二天,正是 88,我们一大早便赶到了车站,打算乘6:40的车赶往成都,等我们手忙脚乱赶到车站时,谁知昨晚一场大雨,成昆线塌方,火车受阻,我们真想找个地方睡上一觉,但又不知车何时到达。正好又发现我们昨天买的“士的棍”忘了拿,丢在招待所里。峨眉山唯一的纪念品也没有了,算了,那就让“士的棍”留在老地方为他人做拐杖吧!虽然此行峨眉山有缺憾,但我们经风雨、见世面,历练了心智,为今后的旅行打下了基础。

                                                                        作者:天才的爸妈

                                                                        198610

图片来自网络

西南游记(6) <wbr>峨眉山的缺憾
报国寺为峨眉山最大的寺庙

 

西南游记(6) <wbr>峨眉山的缺憾
清音阁是一个诗意的地方

 

西南游记(6) <wbr>峨眉山的缺憾
峨眉山“一线天”两面险崖绝壁,斜插云空

西南游记(6) <wbr>峨眉山的缺憾
“九十九道拐”为峨眉山著名险坡,一拐连一拐,一坡接一坡

西南游记(6) <wbr>峨眉山的缺憾
万年寺如诗如画

西南游记(6) <wbr>峨眉山的缺憾
峨眉山杜鹃

西南游记(6) <wbr>峨眉山的缺憾
峨眉山金顶

西南游记(6) <wbr>峨眉山的缺憾
哈哈!哥们,这瓶饮料归俺了

西南游记(6) <wbr>峨眉山的缺憾
俺老孙也要读报武装头脑哦

西南游记(6) <wbr>峨眉山的缺憾
峨眉山观日出

西南游记(6) <wbr>峨眉山的缺憾
峨眉山佛光

西南游记(6) <wbr>峨眉山的缺憾
峨眉山云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