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故乡散记(15) 丹麦医院见闻
标签:
旅游 |
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医疗水平的高低,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碰巧我在国内刚做完眼科手术,需在丹麦进行术后定期检查,这就给我提供了一个了解丹麦医疗保健的机会。
丹麦实行的是全民医疗社会保障制,只要你持有黄卡(居民身份证),就可享受其医疗保障,若在丹麦短期逗留,只要你买了保险,也可享受这种待遇,包括免费看病、检查、住院、治疗,药费在一定范围内自理。医院分为两大类:公立医院和私人诊所。这些医院按其功能分为社区医院和国家医院、专科医院。看病一般采用预约制,分别到各个社区医院就诊,较重的疾病、特殊疾病则送到国家医院、专科医院治疗。
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丹麦医院的服务态度和一切为病人着想的方方面面。在丹麦国家医院的病房,我看到这么一段事实:在那里不允许有陪人存在,也根本不需要陪人存在。护士除了完成每天的治疗工作外,还需要负担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端茶送饭、换洗被褥,清理排泄物,辅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等。丹麦的人口稀少,自然医院病房的病人也不多,但护士们不会闲坐在办公室,据她们说从上班到下班,就是这样忙碌不停。可以这么说,在众多的职业中,护士是较辛苦的。而上述的许多工作在国内是由护工或病人的家属负责,一个家庭若有一个人住院,家庭成员就要请假,轮流值班,既影响工作,又无法全身心地照顾病人。每当家庭发生这种不幸之事时,人们不仅要感慨“健康=发财”。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后,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若医院的病人的“陪人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影响一个家庭的正常秩序,而且还波及到整个社会。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弊病。在丹麦的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也是令人称道的。他们每天都是和蔼可亲,笑容可掬地对待每一个病人。他们既是在看病,也是在谈心,不厌其烦地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在病房里,只要病人按动床头灯,无论病人的要求是否合理,护士小姐始终微笑服务,从不向病人动怒。
医院处处为病人着想还表现在病房的设施上。病床是一张可自己遥控高低、弯曲折叠的多功能床。每个病人手里都有一个遥控器。这小小的遥控器作用可大了,它可以是电视机的遥控器,也可以是一部手提电话,更重要的是它是你的紧急呼救器,有了它病人不离开病床,便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一切。此外每个病人床头还有一把特殊的大“火钳”,行动不便者,若想拿远离自己的东西,它就派上用场了。病人除了可以享有医院每天固定提供的正餐外,还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要求增加用餐的次数。每个病房的冰箱都储存有不同品种的食品。一旦病人呼叫,只需在微波炉加热几分钟,一顿热乎乎的、可口的饭菜便由护士送到病人的床边。
然而,这里的医疗费用也相当昂贵。每位病人每天住院费用约3000克朗左右。我在这里的一个专科诊所看眼底和测眼压,前后仅仅几分钟时间,就花去400克朗,是国内同种类型检查的10倍。若没有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在丹麦谁也病不起。其次我对这里的医疗水平,也不敢恭维:护士抽动脉血、静脉血居然要先打麻药,就连一些很简单的手术也要采取全麻;在一些留学生中,也发生过由于医生水平不高而耽误了病情留下终身残疾的事情。这也许与丹麦病例少有关系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