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人鱼故乡散记(4)  人类 ● 生态 ● 环境

(2013-11-02 08:32:25)
标签:

旅游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圈,它不仅孕育了各种各样的生命,而且维护了这些生命的生态平衡。我们只有使用这种平衡,发展这种平衡,才能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哥本哈根在这方面为大家树立了榜样。

哥本哈根的面积与南宁相仿,除了街道、商场等地方外,其他公共场所几乎铺满了绿色草坪,放眼看去,有一种舒适、恬静的感觉。我过去只是在画报上见过欧洲的绿地,并为此赞叹不已。如今,亲眼目睹了这绿色的地毯,除了赞叹外,跟多的是惊叹,感叹。这里的草种特别好,长出的草嫩绿、高度相仿,整齐划一,长在大树下的草,虽然终日见不到阳光,但依然郁郁葱葱。行走在草地上,感到松软适宜,躺在草地上也完全没有扎身的感觉。小草的生命力很强,不会因为人们经常行走而腐烂、坏死。一年四季绿草如茵,不管在何种条件下,都长得如此茂盛。加上人们对草地的爱护,真有一种“嫩绿无暇”的感觉,远远望去,蓝天、白云、绿草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生命画卷。

在中国,保护自然、美化环境的意识已渐渐进入百姓家庭,不少地方也铺设了绿色草坪,但是相当一部分草坪只能作为“艺术品”来观赏,有的甚至还围上了铁丝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绿衣天使一定会走进百姓的生活中。

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地方我们又看到了另一种人与动物和谐的场面。在哥本哈根市内各种大大小小的湖泊、池塘、水池里,我们常看见三五成群的天鹅、野鸭、鸽子,它们时而在水中畅游,时而在岸边漫步,时而在人群中嬉戏。它们并不惧怕人类,仿佛它们就是人类的一员。而这里的行人无论男女老幼,绝不向它们做出过激举动,而是友好地拿出各种面包、饼干来喂养它们,并进行各种心领神会的交流。这种交流是那样的自然、协调,已远远超出了生命种类的划分和语言的障碍。按照我们在中国的习惯,我们也打算拿出一些不新鲜或废弃的食物去喂养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但是丹麦的朋友却阻止了我们,并告诫不要用这种食物去喂养,由此可见,丹麦人对动物的爱护,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极高。看到这种生命互相依存的场面,我不由想起一句话“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就等于珍惜自己的生命”。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再次认识了丹麦的环保意识。在哥本哈根的许多超市前,都设有饮料瓶的回收装置,每天都有不少丹麦人拎着大包小包的饮料瓶到此回收,并且在我居住的丹麦朋友家里,也存放着不少用过的饮料瓶,我当初并不十分清楚,像丹麦这个高收入,连失业者每月也可以领取七千至八千克朗生活费的国家,为何在乎回收瓶子这几个钱?况且在不少人眼里,这是一种有失身份的行为。后来我才明白,这是一种丹麦人保护环境,向白色污染挑战的高尚举措。为了尽可能减少白色污染,除了研究出易于吸收的材料外,更多的是通过回收再利用这种方式。为了配合这种保护环境的举措,他们除了宣传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外,还把回收瓶子的价格定为饮料本身价格的20%——30%,并计入饮料的销售价格中,使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我国同样是一个白色污染大国,每天废弃的饮料瓶、饭盒、包装袋不计其数,若能仿效丹麦的做法,不仅从根本上减少了白色污染,而且还能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养成节俭的好习惯,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是啊!在这没有高楼林立、机器轰鸣的社会里,却给人类造就了现代的、先进的环保意识,提供了一个以人为本,适合人类生存、宜居、发展的生命圈。

                     作者:天才的爸妈

                        写于20008

美人鱼故乡散记(4) <wbr> <wbr>人类 <wbr>● <wbr>生态 <wbr>● <wbr>环境

弟弟一家在丹麦农业大学留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