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
放飞理想——阿茜(后排右一)和同学在寝室里
阿茜读的专业是临床心理学,专业术语多、理论深奥,课本很多,都是英文版的。这么多的知识点要背熟、还要灵活应用,难度确实很大。怎么办呢?阿茜和同学们经过商量,决定采用合作学习、集中集体的智慧去解决,实现资源共享。大家将课本按章节内容进行分工,每位同学选择“承包”一部分,负责准备答案,互相交流。如遇难题个人不会的,大家开会讨论,群策群力,集体攻关。这一做法得到老师的支持,并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几次考试下来,每位同学都顺利通过了,而且成绩不错。合作学习既发挥了个人特长,又配合默契,个人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背书,还能保证休息时间,集体的力量就是巨大!
我问阿茜:“既然合作学习成效显著,在北体大为什么不开展呢”?她说:“那些成绩好的同学认为自己聪明,知识私有,生怕其他同学超过自己,抢了风头,所以只好自己熬夜孤军作战了”。
看来国内外大学生对待学习的理念是不同的,所以就有了不同的学习方法。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大家团结起来合作学习,掌握了过硬的心理学知识,国家多些优秀的心理医生,热心为弱势群体和草根服务,不就能温暖他人,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吗?合作学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合作学习多赢,应该推广并坚持下去。
澳大的校园没有娱乐设施,管理规范、纪律严明。学生考试不及格绝对没有补考,但是个人可以提出申请,经过学校同意后才能重修,跟下一级的学生一起考试,否则予以退学除名。重修意味着什么?那就是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这是难以承受的,这条规定是国内大学没有的,实在够严,断了学生的后路。澳大是一个真正做学问的地方,学生学习勤奋,没有逃课、作弊,夜不归宿的现象发生,校风很好。
国内的研究生院除了专业课,还要开设政治课和英语课,而澳大的研究生院是不开设这两门课的,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学好专业,迅速成为有用之才。临床心理学要面向社会,服务大众,澳大在社会实践上加大了力度。第一学期,安排学生每周实习8小时;第二学期,安排学生每周实习16小时,实习的地点是学校、医院、露宿者服务中心等。学生实习过程必须全程录像,老师审阅;并且上交英文版的实习心得给学校存档,否则学生不能毕业。经过一次次艰苦的学习,阿茜已能用流利的粤语跟澳门人交流,英语早已朗朗上口,完成英语实习心得不是问题,每篇内容都有七八页到十几页纸。
阿茜有位在国内读研的同学小刘问起怎样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她谈了自己在澳门露宿者服务中心开导流浪女的经历。强调一定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为对方着想,将心比心,千万不要居高临下把自己当做“救世主”。有一次情景作业,阿茜跟澳门旅游学院的校花、英语高手阿丽合作,阿丽假扮有心理障碍者,阿茜对她进行心理辅导,两人用英语对话。不出所料,一开始这位“病人”就愁眉苦脸,诉说自己这不舒服,那不舒服,向阿茜抛出了种种刁钻问题。阿茜不慌不忙,拉着“病人”的手坐在一起耐心倾听,用扎实的心理学知识进行安抚、疏导,把“病人”当做自己的妹妹,两人倾情投入,非常入戏,最后变成假戏真做,这位“病人”竟感动得哭了,两人也由此成为了好朋友,老师很满意,给出了最高分。
听了阿茜的介绍,小刘很羡慕澳大培养研究生的方式,并从中受到了启发。她请阿茜推荐几本心理学参考书,阿茜马上开了一串英文版的心理学书名,不料小刘惊呼看不懂要求改成中文的。看来即便过了英语六级还不踏实,要学好英语要有一个全天候的环境,这一点澳大的全英文教学是切实做到了。阿茜每天从学校到宿舍说的每句话都是英文的,如鱼得水,生活愉快。
学期临近结束时,为了答谢老师,阿茜和同学们租借礼堂,由学生动手做菜请全体老师聚餐。同学们分工合作、人人参与,忙得不亦乐乎。无论去菜市采购、厨房加工制作、还是烹饪出锅,每一环节都安排得有条不紊。当外籍老师入席品尝香喷喷的中国菜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心情非常舒畅。阿茜和同学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开心不已,为能成功举办中外师生聚餐、传播中国人民的友谊而自豪。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气象万千。阿茜和同学们好像初升的朝阳,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向着春天出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