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宣传队
标签:
杂谈 |

打虎上山(弟弟扮演杨子荣留影)
1969年,共南小学成立了文艺宣传队,负责人是雷老师。虽然雷老师是教数学的,唱歌跳舞并不在行,但是她坚决服从学校领导安排,愉快地挑起这副担子,为办好宣传队做了大量工作。
首先,雷老师发动其他老师一起深入班级挑选演员。我弟弟接受能力强、擅长表演,有幸被选中并很快成为宣传队的台柱。有时候在学校排练晚了回家不安全,雷老师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安排弟弟在她家里免费住宿,并辅导文化学习,为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
其次,雷老师上门邀请市木器厂的工人师傅担任乐队来为宣传队演奏。那些工人师傅很活跃,都是乐器爱好者。他们有的拉小提琴、有的拉二胡、有的拉手风琴、有的吹笛子、有的弹吉他......是文艺爱好使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训练。接到雷老师的邀请后,他们二话没说就赶来增援。在排练中虽然没有报酬,但是工人乐队热情奔放,与学生配合默契,为演出增光添彩。
雷老师还四处奔走到文艺院团邀请专业人士上门教学生跳舞、唱歌;置办道具、服装,组织学生排练,忙得不亦乐乎。宣传队办得有声有色,蒸蒸日上,在教育界小有名气,为丰富校园生活立下了汗马功劳。
那时候,市文化宫在周末有文艺演出,共南小学宣传队也参与其中,参演节目以革命样板戏为主。弟弟一人担纲几个角色:既演《打虎上山》的杨子荣和《深山问苦》的常猎户、又演《沙家浜》的郭建光、还演《白毛女》的杨白劳。他嗓音洪亮,眼睛炯炯有神,动作潇洒,一出场便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获得热烈的掌声。一个节目下来,几个老师一起上前帮他迅速更换服装,擦汗,弟弟越演越好,给观众留下美好的印象。
演出结束后,演员和乐队的夜宵是面包、蛋糕和汽水,没有补贴,但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回想起演出过程仍激动不已。雷老师和家长们迎上前去,共同祝贺演出成功!
多年过去了,弟弟回忆起在宣传队排练的日子仍印象深刻,恍如昨天,对雷老师给予自己的帮助无限感激。参加宣传队是一种历练,从中学会了不少做人道理,在弟弟心中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