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神关爱

(2012-03-31 01:37:49)
标签:

杂谈

精神关爱

精神关爱


家长与孩子同乐

每年临近暑假,总有不少外地段的家长托人打听,愿意捐资助学把孩子送进名校。好像孩子上了名校就如同进入“保险箱”。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做一个称职的家长,从精神上关爱孩子也是很重要的。

当前,学校正在开展素质教育。若指望一个班主任对几十个学生,仅在课堂上将素质教育进行得很彻底是不可能的。学校无法承担一个人所需要的全部教育职能,尤其素质教育。家庭、社会、生活环境才是真正的“重点学校”,有爱心、肯负责且高素质的家长才是最好的老师。

我的学生小赵的家长责任心很强。在女儿小的时候,家长就尝试着做她的朋友。尽量挤出时间跟女儿在一起做游戏、踢毽子、讲故事……这样做不仅家长享受到做孩子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开朗乐观、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品格。

小赵考上南宁二中后,成为重点学校的学生,家长并不松劲,而是积极配合学校,在家庭教育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

为了就近上学,小赵搬到园湖路的外公家。每天晚上,家长骑半小时摩托车去看望女儿,风雨无阻。在交流中,女儿谈了学校的见闻及感受,家长知道女儿的好朋友、知道哪位老师讲课精彩,知道班级组织了什么活动、知道女儿喜欢哪位歌手。家长做女儿的参谋,不时给出建议,彼此的关系很融洽。

在女儿的青春期,家长利用书刊、广播、电视对她进行人生观教育。陪她收看《17岁不哭》、《花季雨季》等节目,一同讨论人生,谈生活感悟,跟她互换角色分析问题的是与非、得与失。

一次放学后,女儿未能按时回家,家长很是焦急。但是家长找孩子的方式很独特:既不打车,也不骑摩托车,而是沿着女儿回家的路线步行寻找。找到女儿后不急于批评,而是让她吃饭、休息。最后才了解女儿回家晚的原因,对症下药。女儿从中明白了父母的辛劳,此后有事不能按时回家,肯定先打电话通知家长。下了晚自习后,女儿快速到家,然后跟家长交流,半小时后继续学习。每天晚上十点半左右,家长才离开。

每当女儿心情不好时,家长就通过写纸条与其交谈,这种方法很见效。通过这个自由小平台,女儿有问题能及时和家长沟通。在老师和家长的耐心教育下,女儿明白了做人道理,学会了感恩,树立了积极的人生理想。

几年来,女儿进步很大:尊师守纪,生活简朴,勤于思考,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品学兼优。班主任称赞说:学生进步跟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家长功不可没。

孩子不希望自己永远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之下,他们盼望有一天能自由翱翔,放飞理想。小赵大学毕业后赴英国留学读研,毕业后回到南宁,并且在银行工作。事业前景好,发展空间大。每当回首往事,小赵对家长充满了感激。

由此可见:家长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要善于抓住教育良机,要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最重要的是加强思想沟通,让孩子不断得到精神关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久别重逢
后一篇:让家庭充满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