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党日活动
 (2011-12-03 09:31:27)
	
			
					(2011-12-03 09:31:27)		| 标签: 杂谈 | 

武鸣县城厢镇七星屯生态示范村半别墅式住宅楼
 
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员、大皇后村的村委主任覃贵宗决心要让家乡摆脱贫困。他开始留意收看电视,收听电台播放的有关科学养鱼的讲座,参加各种农技培训班,并到南宁学习取经。经过学习和摸索,他终于较快地掌握了水产养殖技术。1993年下半年,他仅养殖白鲳鱼一项就收入6万多元。尝到致富甜头的覃贵宗又投入资金,扩大养殖规模,在鱼塘边建起两个养鸭场,种植近1公顷的龙眼,开展综合立体养殖。如今,他承包鱼塘4公顷多,开办一个年产值1600万元的淀粉厂。
难能可贵的是,覃贵宗富了,但他没有忘记那些还不富裕的乡亲。他每做成功一件事情,就把自己的成功转化为群众的利益。种什么养什么能致富,他都带头先试。他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这才是我的理想。”为使村民们走上致富路,覃贵宗经常给困难户无偿提供鱼苗和技术帮助,有力地促进了全村养鱼业的发展。目前,大皇后村已有养鱼专业户229户,年产鱼1400吨,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鱼村。近10年来,武鸣县城鱼市80%以上的鱼是大皇后村出产的。
随着养鱼业连年红火,大皇后村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村建有楼房298栋,80%以上的农户建有沼气池;全村有汽车、拖拉机420辆、摩托车200多辆;农户均用上了寻呼机、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这些成绩的取得,跟群众致富的带头人覃贵宗是分不开的。覃贵宗是新时期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
接着,我们参观了城厢镇七星屯生态示范村。放眼看去,全村新居统一规划,统一施工,总体布局美观气派,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每栋楼房2到3层,每层各有3个房间和1个阳台,均配备了卫生间和厨房,里里外外装修一新;楼房的周围还有绿色的果园、球场、车库,大家对“乡间别墅”赞叹不已,优美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还分小组到农民家作客,在农民家里吃饭。农家菜很丰盛:有鸡鸭鱼肉和各种时鲜蔬菜,甚至有城里人吃不到的野菜,菜式多达12种,摆了满满一桌;主食有米饭、5色糯米饭、玉米粥、玉米棒子;所有食物绝对是绿色食品,清洁无污染。我们被农民的热情、直爽所感染,大家吃得很香,十分开心。眼前的情景不禁使我想起了27年前插队的日子:
1976年9月我高中毕业后到市郊上尧公社陈西大队插队。大队党支部安排我们到农民家吃饭3个月,然后,我们转入知青饭堂。当时,农民生活很苦,住的是低矮的黄泥茅草房,点的是昏暗的煤油灯,吃的是稀粥和没油煮的青菜,几个月也吃不上肉。大队部有一家小商店,光顾者多是我们这帮知青,一收工,我们便蜂拥而至买吃的,看得村里的孩子涎水直流。农民们一年到头干得辛辛苦苦,到头来挣不了几个钱。那时,我每次从家里回陈西大队时,都带上一大袋的面条、腊肠、咸鱼干、糖果送给房东改善生活,房东一家也热心地教我干农活,每次有好菜都留给我,我们相处得很好。
现在,七星屯农民的富裕生活跟我插队时的农民相比,不知好了多少倍,着实令人羡慕。
我们还与农民交谈,从各方面多侧面地了解农村的生产、生活情况,不仅知道了农民的需求与欢乐,还看到了农民的淳朴。通过了解农村的过去,我们看到了今天新农村的勃勃生机。近年来,七星屯发展速度快,村镇建设比较好,靠的是党的好政策。政策对了头,农民有奔头。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次党日活动,使我开扩了视野,看到了知识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好处;懂得了要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不仅要靠党的政策,还要靠科学知识。进一步了解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们要学习共产党员覃贵宗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打牢教育基础,按教育规律办事,深入了解新时期青少年的特点,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育人方法,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富于创造性开拓精神的一代新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