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

标签:
杂谈 |
在我的姓名中,除了“红”字外,“侯”、“颖”经常有人写错。他们把“侯”写成“候”,“颖”和“疑”搞混。为此,我向有关人员指出多次,他们当时答应改,一转眼又忘记了。我只好发现一次,当面纠错一次,直到他们写对为止。
我的身份证是1987年办理的,当时人事干部就把“侯”写成“候”,户口簿上也同样出错。由于自己不外出,加上工作太忙就未重办。于是身份证和户口簿就一直“躺”在抽屉里,倒也相安无事。
可是,麻烦还是出现了:每次我到银行办理业务填写单据时,工作人员要我将“侯”写成“候”,说是要跟身份证的姓名相符,否则违反规定不能办理。我知道银行要照章办事,争辩没用,只好“将错就错。”
2005年7月,学校要在统一时间内为教职工办理房产证,需要交身份证和户口簿。为了在房产证上写上自己的正确姓名,我必须在短期内重新办理身份证和户口簿。这样一来,不但要花高价照快像、办快证,还要头顶烈日来回多次奔波,看他人脸色,“代价”很大。
2010年我去旅游,尽管事先提醒,但是导游还是写错我的名字,好在发现得早,否则我就上不了飞机!希望工作人员写错别人的姓名,造成种种麻烦的事情不要再发生了!
有同事闻之说:名人写错字、读错字也比比皆是,见怪不怪啦!例如,清华校长念不出赠给宋楚瑜的诗,小篆被说成“小隶”,把向宋楚瑜赠送礼物说成“捐赠”。北大学生在欢迎连战的横额上,写字繁简合体,毛笔字也写得很差。领导开会讲话、电视、电台里主持人经常读错字,既贻笑大方,又误导听众,负面影响很大。
写好汉字,念准汉字,不可掉以轻心。细节决定成败!大家都应该认真学好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如果一个理工科出身的校长、大学生能表现出深厚的人文素养,那是一种多么令人神往的境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