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的处罚
标签:
杂谈 |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如何处罚呢?以下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英国的小学生麦克劳德有一天突发奇想,要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于是他偷了一只狗,把它杀了,把内脏割离、仔细观察。没想到这只狗不是别人家的,而是校长家的,并且是校长十分宠爱的狗。校长得知后极为恼火,他想,这还了得,非给处罚不可!
校长的处罚决定是:罚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架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这实在是出人意料!麦克劳德很聪明,他知道自己错了,应该接受处罚,并决心改正错误。于是他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画好两幅图,校长和教师看后很满意,认为图画得好,对错误的认识态度很诚恳,杀狗之事便这样了结了。
从杀狗之事可以看出:学生的举动,是受好奇心的驱使,而好奇心正是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原动力。校长从麦克劳德的不当行为中看到了积极因素,所以他采取了一个理智的巧妙的处罚方法,既让学生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又保护了他的好奇心,还使他有一个学习生理知识的机会,使他对狗的解剖派上了用场。
后来,麦克劳德成了一位著名的解剖学家,研究发现了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他因此于1923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可以说,麦克劳德的成就,与校长的苦心是分不开的。
相比之下,我们一些老师对学生错误的处理,往往简单生硬。例如,发现学生做实验损坏仪器时大为光火。又是向班主任告状,又是打电话给家长,还要学生赔偿、写检讨,导致师生关系极为紧张。
学生上初二时开始学习物理,许多物理知识是从物理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因此,重视观察和实验对学好物理特别重要。学生上实验课动手做实验,为的是弄懂物理知识,损坏仪器大多是由操作失误或者不小心造成。教师只需强调做实验的注意事项,学生能正确回答有关实验原理的物理知识,吸取教训改正即可。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辩证看待学生的错误,善于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善意地批评教育,为学生的未来打开一扇成功的大门。如果在批评中打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那将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也是教育的失败。
南宁市青秀山风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