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爱国主义寓于物理教学中

标签:
杂谈 |
在今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存亡兴衰,社会的进步和落后。科学技术已被视为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决定了当今世界的发展和变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必将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思想,使世界旧貌换新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几次科学技术浪潮的冲击,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力量对比,即可有力地说明。在世界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如果没有科技进步作基础,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实现经济腾飞是不可能的。
怎样才能加速科技进步?这和中学自然科学的教学有密切的关系。“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什么高、精、尖的科学技术也无法建立起来。从这一点来说,我感到我们自然科学教师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大。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十八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蒸气时代、电气时代和电子时代,这些时代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理学发展的基础上的。蒸汽时代离不开牛顿力学;电气时代离不开电磁理论的建立和电力的普及;电子时代离不开现代物理学的建立以及核能、计算机及空间技术的兴起。这些都说明物理学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又进一步说明一个物理学教师责任的重大,必须千方百计把学生教好。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知识和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是可以结合、而且必须结合进行的。有人打过比方:知识教育是水,爱国主义教育是糖。糖要溶于水。这个比方说得很好。水只能供人解渴,而糖水不但可以解渴,而且味道甜美,还有各种营养成分,可以使人身体强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予学生以教育”。如果在传授知识中溶入“糖”和其他有意的营养成分,学生必然身心健康。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
那么怎样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呢?
例如:在讲《序言》一课时,讲到各种机器设备、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电灯、电话、收音机、电视机等等,以至不少现代尖端科学技术如原子能、火箭技术、自动控制、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在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内容时,可以讲讲旧中国因为政治腐败,科技落后,工业不发达,所以各种机器以至生活用品,小至一支火柴、一枚铁钉都不能自己制造,要依靠外国输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不但能生产、制造各种大小机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电灯、电话、电视机等及其他许多家用电器。而且航天技术一日千里,卫星返回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准,火箭发射的成功率是世界上最高的,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在讲《连通器
在讲《浮力》一章时,可以引入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在讲《杠杆的应用》时可以插入三国时曹操用“发石车”破袁军的故事。
在讲《简单的磁现象》时,可以指出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讲《地磁场》一课时,可讲述我国宋代沈括是世界上第一个清楚地、准确地论述磁偏角的科学家,他明确指出,指南针所指方向经常是稍微偏离南北方向的,这比西方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时(1492年)才观察到地磁偏角的现象早了四百多年。
在讲《水能的利用》时,可穿插1900多年前我国已发明了水力发电机,用来汲水、磨粉、舂米;1700多年前,已经利用风车做功。
在教学中适当选用和介绍中国古今物理学的成就,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到物理课有趣、有用,还能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使他们相信中国人民是勤劳聪明的,不会比外国人差。我们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这是西方许多国家所没有的。
外国有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们当中有许多是爱国者,有献身科学的精神。这些虽然不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直接材料,但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有作用的,所以在教材中有关的地方适当地讲一些科学家的事迹是很必要的,学生是很爱听的。
例如讲到《电磁感应》时,可以插进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的故事:他出身贫寒,没有念多少书,但他却立志献身科学事业,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利用磁场获得电流,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的联系,从而确定了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成为可能。这是现代电工学的基础。他在很多方面都有重大贡献,是杰出的科学家。
讲科学家故事或其他专题介绍也可以利用第二课堂进行。每学期根据课堂内容和德育需要,组织若干次主题班会是可行的。
爱国主义教育,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家乡的繁荣富强而奋发学习,树立雄心壮志。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有机地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全过程。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科学文化光照世界史册。新中国成立后,短短几十年时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就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举世瞩目。这些都为在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只要多读书、多看报、留心科技动态,注意调查研究,积累材料,在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机地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大有可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