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渠成

标签:
杂谈 |
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深入调查研究,把学生的情况摸透。学生的父母姓名、职业、单位、住址、家庭是否和睦相处等都作过了解,学生本人情况,如入学考试成绩、完成作业、测验、考试成绩、遵守纪律、迟到早退等都了解清楚,并一一记在班主任工作日记上、点点滴滴都记下来。有的老师开玩笑地说,我的工作日记比军用地图还详细呢!我觉得详细一点好,为做好工作打下基础。与此同时,我又主动与科任老师商量,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的目标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第一,我从抓作业入手。学生能否独立完成作业,是衡量一个学生对老师上课消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学生学习自觉性高低的一个表现,就象一个战士那样,拿着枪杆子,不肯参加训练,没有真实本事怎么行。学生不按时交作业,一是自己不会做又不肯问别人;二是会做,但较懒散,不抓紧时间完成。对于懒做作业的,我一个个地进行个别教育,动员他们按时交或补交作业,是否交了,我到科任老师那里查看,谁按时交或补交作业的,我及时表扬;还是不交的,就继续督促,这样抓紧了,作业拖拉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一些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我通过调整位子的办法来解决,如我把“几大金刚”中的两个调到前排,又让成绩好的同学跟他们同坐,集体帮助,开始是照抄的,慢慢地自己能解题,独立完成作业了。学生搞好学习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第二,选配好班干。做好班主任工作,单靠老师个人的努力还不行,需要得力的班干当助手。我挑选了有组织能力、集体荣誉感较强、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做班干,发挥他们的作用,放手让班干、团队干主持开好每周一次的班会。事先我选好主题,布置班干做准备,经过几次主题班会锻炼,班干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能以身作则、积极管理班级。
第三,下力气抓晚自修纪律。我校三年级学生实行晚自修,老师每人每星期轮流两个晚上下班辅导。我作为班主任,在初三上学期坚持天天晚上都下班陪学生自修,在四个多月中,我每天下午6点15分回家,7点30分以前赶回学校。我特别盯住几个成绩不好又调皮的学生,谁乱讲话,做小动作,不认真看书、做作业的,就叫他到办公室来,不让他影响别的同学学习。到了办公室,我坐在他旁边,学生也老实些了。天天晚上下班,下自修后回家才备课、改作业,有时工作至凌晨一点钟才得休息,实在很累。学校也拿不出钱给补贴。有的人说:“每晚给五块钱加班费我也干不了。吃人参也补不回来的。”我不在乎有没有报酬,我还年轻,累一点不要紧,坚持了下来。平日,在课间休息或自习课,我经常下班,找同学谈心,或处理上课时出现的违反纪律的问题。这样,确是加大了工作量,但我看到班上良好的学风一直保持到毕业,心里感到很欣慰。
第四,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我带的初中1989级(2)班有51名学生,接任班主任两年间,我几乎跑遍了学生的家门,有的家访多次。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对搞好班级工作大有益处。通过家访,我了解到有个同学学习成绩迅速下降是因为父母闹离婚影响造成的。父母吵吵闹闹,孩子左右为难,情绪低落、无心向学,成绩自然很快降下来。知道了这个情况,我主动做他父母的劝导工作,但劝导无效,我只好做学生的工作,教育他不要受父母的影响,并给他作个别辅导。后来这个同学中考得464分,超出高中录取线50多分。
第五,协助科任老师做好补课工作。初三年级学生,学校安排星期天上午补课,我无论是否有课,每个星期天都早早来到学校,管好班级。这虽然牺牲了假日的休息,也没有报酬,但我觉得以管好班级来支持科任老师的工作,是应该的,少点休息,算不了什么。英语、数学老师提出每周给部分学生分别补课三节课和一节课的建议,我立即配合做好参加补课的同学的思想工作,使英语、数学成绩不佳的学生都能按时参加辅导,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几大金刚”中的那个考英语一个生词都写不出的学生,英语从零分到毕业时已达到40多分,考上了中专(艺术学校)。而入学成绩最低的那个同学中考得了453分,超过高中录取分数线40多分。后进生赶了上来,整个班的工作就好做了。学生遵守纪律,“学雷锋、创三好”蔚然成风,学生做好事积分是全校最高的,两年来,每个学期都获得学校班风流动红旗优胜奖,评为南宁市1991年度“学雷锋、创三好”先进集体;每个学期的段考和期考成绩在年级中均名列前茅。参加中考时,全班51名学生有50个考上了高中等各类学校。中考分数超过重点线的23人,超过中专线的28人,中考6科总平均为512.82分,六科共超过市平均分129.12分,平均每科超市平均分21.52分,个人最高611分。录取上重点高中(即南宁二中、南宁三中)26人,上中专4人,职业中专3人,上普通高中14人,上职高3人,升学率98%。按中考成绩排队,我所任的这个班级在全市名列第一。
对物理科的教学工作。我上过五届初中二年级和七届初中毕业班的物理课,每周课时最少15节,有时多达18节或21节,工作排得满满的,初中三年级还要管晚自修,每天工作至夜深人静是经常性的了。我父亲1991年患病在广西医学院动大手术,住院三个多月,我在轮班护理时,还在病房备课,早上五点多钟起床,照料父亲,又匆匆赶回学校上课。我没有因为照料父亲而缺过一节课。
在教学工作中,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刻苦钻研业务,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课,所有作业和测试卷全面批改、讲评。总之,每个教学环节都不放过。这里,我着重讲一讲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一些情况。
因材施教,是一条教育教学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基础好的学生学得更好,基础差的学生能赶上来。教学大纲历来都强调做到这一点。我也努力去做了,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学生小华、小红、小辉,他们学习成绩较好,接受能力强。但缺点也突出。小华在上课时爱玩东西,小红爱讲小话,小辉则满足现状。小红和小华有段时间迷上象棋、课间在教室“摆擂台”,抓紧十分钟“撕杀”、甚至上课铃声响过后还悄悄谈论下棋的事……对这些学生,我当着全班同学进行了批评教育,扣他们的操行评分,并将他们的表现告诉家长,取得家长配合教育。在班上公开批评后,我又多次进行个别教育,他们有了进步,我又注意表扬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送给小辉《趣味物理》、《世界之最》等书;单独布置课外题,大幅度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念完初二,就要求他们在暑假里预习初三的课程;组织他们参加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对他们多次进行个别辅导。“分槽喂养”的结果,学习进步很快,一些超过课本内容的试题都能解答,一些比课本更为复杂的实验能够独自完成,结果,在1992年全国第二届初中应用物理竞赛中,小辉荣获了南宁赛区第一名(全国以首府城市为一赛区)。市教育局的同志看到这一竞赛结果时,开始误认为校名写错了,想不到第一名的桂冠竟由十一中的学生去摘取下来。
学生学好物理课,能触类旁通,数学课、化学课也学得很好。在全市数学竞赛中,小红和小华获二等奖,在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小华、小辉和小红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在工作中我体会到:教师要持之以恒,不懈耕耘,以自身的行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教育。到头来,水到渠成,学生受益,我们当然也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