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心理活动描写
在教师培训过程中,杨丽佳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高段的语文教学。对于作文教学,脑海还是停留自己学作文的阶段,教师先给学生开拓思路,再直接写。没有什么出奇特别的教学点,反而还是一种老师可以偷懒的课。再前一些时间看过于永正老师的一些作文教学,只能说名师自有名师厉害之处。这一堂课,也是第一次别开生面,听一位老师上作文课。很明确的三个环节,范文剖析——趣景导入——点评修改。为什么说趣呢,反正听杨特上得课,轻松愉悦。每个环节目标也非常明确,针对学生的学情出发。
【学生学】
——模仿写心理活动,用词贴切,恰当修辞,合理想象(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知道儿童想象丰富,但同时也是天马行空,有针对合理想象才能明确写出,写具体、真实。),当然还有应用好词好句,在点评中得到写作的写法指导。
【教师教】
——教学生分析好词好句好篇的“好”在哪里;抓住生的心理状态,设置情景;又从生的角度出发,多元设计情境;提供好词好句,积累运用;点评到位,激发生想写想说的欲望。
【教师建议】——陈旭峰老师、杨丽佳老师
——作文教学从低端到高端——写话—写段—写篇;
作文,第一学段铺垫;做好积累,理解词语和运用,句式理解与迁移;《北京亮起来了》中有多个四字,可以让生开始学构篇。在课内要求规范表达,在课外可以不改错别字(调动学生的写作写话兴趣)
中高段:1.有法可循(有技巧去写)—— 一课一得(范文示范、同学批注、面批、对比)
2.有物可写—思路打开(至少准备两个片断练习)
3.有趣可爱(爱:喜爱)
【方法分享】
低段(1—2年级)准备阅读展示平台①每日一诵(小黑板可以利用)②每日一句话③推荐书目活动(包括书目、作者、内容、角色)④摘记:根据生字组成成语,讲故事。
中高段(4—6年级)作文:兴趣+方法——三四年级为写作起步阶段
看书要求:概括、圈划、词语点评
多看书:两周内可以看完《俗世奇人》,再做名片展示;谈最深的感受
教师的任务:布置+交流
用老师的一句话来说:没有成章入口,哪来出口成章。这句话,非常恰当精确。有时,特别有感触,想提笔,往往是因为看了书,练就了一颗七窍玲珑的敏感心,看到常人难以看到的欢乐、悲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