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一)--你会在看好后市的情况下,放空自已的股票吗?

标签:
概率数学期望中间值股票 |
分类: 投资理念 |
你会在看好后市的情况下,放空自已的股票吗?取自:《随机致富的傻瓜》Fooled by
randomness,作者纳西布•塔勒布(即《黑天鹅》作者)
数学期望与中间值(中位数),原文如下:
我的意见是市场上涨的可能性比较高(我看好后市),但最好是放空(我看坏结果),因为万一市场下跌,它可能跌很多。
有一次,有人请我发表对股市的看法。我说,我相信下个星期市场有很高的概率会略微上涨。有多高?“大概70%。“这显然是铿锵有力的意见。接着有人插嘴说:”但是,纳西姆啊,你刚刚才吹嘘你大量放空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期货,赌市场会下跌。是什么原因使你改变想法?“”我没有改变想法式!我那么赌可是有很强的信心!(大家笑了起来)其实,我现在还想多放空一些!“会议室内的其他人看起来摸不着头脑。战略家问我:”你到底是看涨(牛市),还是看跌(熊市)呢?“我回答说,除了动物学上的意义,我不懂”牛市“或”熊市“的意思。就和前例中的事件A与事件B一样,我的意见是市场上涨的可能性比较高(我看好后市),但最好是放空(我看坏结果),因为万一市场下跌,它可能跌很多。突然之间,会议室内总算有极少数交易员了解我的意思,并且开始发表类似的看法。
假使读者接受我的意见,也就是下个星期市场有70%的概率上涨,30%的概率下跌。但是再假设如果上涨,只会涨1%,下跌则可能跌10%。这么一来,读者要怎么做?是看好呢,还是看坏?
因此,“看好”或“看坏”这两个名词,是不必在不确定性状况下做事的人,例如电视评论员,或没有处理风险经验的人使用的。投资人和企业要赚的不是概率,而是白花花的钞票。因此对他们来说,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件事发生时能赚多少钱。利润出现的频率有多高并不重要,结果多少才重要。很少人带回家的支票是根据他们做对或做错的频率而核发的,他们得到的不是利润就是亏损。只有评论家的成败才是靠他们说对或说错的频率,包括一般人在电视上看到的大型投资银行的“首席战略家”。他们和艺人相比,好不了多少。他们知名度高,具有说服力,可以提供一堆数字,不过就功能而言,他们知名度高,具说服力,可以提供一堆数字,不过就功能而言,他们存在的目的是在取悦大家。他们的预测要有任何效度,必须先有统计检验架构才行。他们的名气不是来自检验的结果,而是靠口才抱挣来的。
从上面的话来讲,其实光看对了涨或者跌并不一定能帮助你赚到钱。对于数学期望和中间值需要区分来来。数学期望是一个概率论里的概念,结合了幅度和概率。而中间值就没有考虑到幅度。
这里存在几种情况:
1、
对于长线持股的人,即使你非常确信一些强势股票短期内会上涨。但是你还是不应该买入。比如说当前的机械股、高铁股,也许从短期内看现在买入还会上涨20%,但从长线看也许会下跌100%。但是相对于机构的买入价,已处在高位了,可能机构已经赚了200%了。要想维持这样的价格,需要上市公司更高的增速,需要资金的不断买入。券商或基金经理在各大媒体上鼓吹机械股,需要作为噪音过滤掉。
2、
由于交易税费的存在,也许你认为你可以及时地快速地进出。但是你还是要有一个交易系统,下跌的止损位。一般情况下,上升幅度小于10%是不值得参与的。
对于很多股票,也许短线下跌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如果你觉得长线上涨的幅度会翻倍或更多的话,现在主动买套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数学期望是正值。如下面的图,竖轴是上涨或下跌幅度,横轴是上涨或下跌概率。
http://s4/middle/6b492dddh7640716a8ce3&690
假设起始投资金额为1000元,那么数学期望是1000*75%*(-10%)+1000*25%*100%=250-75=175元。虽然从概率上看下跌的可能性是75%,但是从概率上看,你能赚175元,即17.5%。
关于这个问题,是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深度探讨的。具体对于我们操作有何指导意义,待进一步研究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