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石象路
从明孝陵的正门进入,经过600米长的神道“石象路”,就能看到一座方形的“城楼”建筑,便是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的碑亭,因为平面呈正方形,也叫“四方城”,建筑形状更像明代的城楼,顶部是重檐歇山顶,覆盖黄色琉璃瓦,这个顶是2013年补上去的,原来的屋顶早在清末太平天国时期就被毁了。
明清两朝的皇陵形制基本相同,都会有类似的碑和碑亭,四方城是体量最大的,也是少数不在北京的明清皇陵。古代皇家讲究等级、长幼秩序,朱元璋的子孙们的碑当然不能高于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就像明孝陵一样,地位显赫,明清历代皇帝都会来拜谒。
南京600米最美丽神道“石象路”
穿过石象路
明孝陵四方城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城门洞”中间立着一通碑,高度惊人,仅碑座部分都超过成年人的身高。这是“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位于明孝陵的入口处,明孝陵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位于南京钟山风景区。
从这里可以看到前方的大金门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从碑的名字就能看出来这座石碑主要是为明太祖歌功颂德的,古碑和碑亭距今已经六百多年,是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明成祖朱棣为他的父亲所立。碑的高度说明了朱棣的一片孝心,碑文也是朱棣亲笔题写。整座石碑通高8.78米,碑座高2.08米,就是那个看起来像龟的底座,它叫赑屃,是传说中龙的大儿子,雕刻精美。
\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共计2746字,主要讲述明太祖的功德,内容分为六部分:一、朱元璋生于凤阳,为句容大族;二、为民请愿,发迹定远;三、定都南京,年号洪武;四、废除旧制,选贤唯能;五、分封诸侯,平定天下;六、铭刻朱氏贵族百人。
大金门
大金门是明孝陵外郭城的正门,也是正式进入陵区的第一道大门。门南向,有券门三洞,门下部为须弥座,束腰部雕花,体现了明初国家建筑的创新风貌。门顶部为单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已毁。门西侧与外郭红墙相接,现仍可见到连接的痕迹。
梧桐叶落秋将暮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