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前,玉兰花在金陵扎下了根。每年春天,人们都会等到玉兰花开,才认定春天的到来。于是,人们又叫它望春树。
说到欣赏玉兰花,金陵灵谷寺大雄宝殿前的两棵玉兰映衬着古刹建筑十分古色古香。虽然只有两棵,但已有百年树龄,花开得如火如荼,大概也只有这样的古树才如此繁花似锦吧。
寺内的玉兰树,长于佛堂,它以“花繁瓣大”、“玉洁香浓”而闻名,是灵谷寺的绝品,即“古寺兰香”,堪称金陵的“古玉兰之最”。每年花开,这里总会有源源不断的人群前来闻香赏花,淡淡的香气幽幽弥漫于寺庙佛堂前,钻入每一个赏花人的心中......
阳春三月,金陵已是春色满城,灵谷寺的玉兰花应时盛开,没有蝴蝶来飞舞,没有蜜蜂来唱歌,与其它花儿不一样,它也没有绿叶陪伴着,但它自信而又艳丽地在早春的寒风中含笑怒放,带给我们春天的气息和问候。玉兰花未开时,蓓蕾含羞,仿似银毫,好像随时准备着在纸上妙笔生花,泼墨挥毫,一首:“高枝朵朵艳木莲,密叶层层赛卢橘。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便浑然天成。
玉兰花开了,不显山,不露水,外形像莲花。盛开时,花瓣向四方伸展,清香阵阵,沁人心脾。那洁白的花萼,像圣洁的精灵,高雅地绽放着,每一片花瓣都凝着一层淡淡的从容。那一朵朵的玉兰花,迎风摇曳,亭亭玉立,就像身着旗袍的江南女子,优雅地从古老的小巷款款而来,移步出清莲,白色的衣衫,细碎的步伐,若瓷如玉的温润和馨香淡定而清晰,让人不去看着阳光就感到温暖如斯。沈周的《玉兰》,“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阑轻解白霓裳。”勾画的玉兰花不正是如此吗?
正如金圣叹所言:“人看花,花看人;人看花,人消损到花里边去;花看人,花消损到人里边来。”这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或许我们很难企及,但想想还是挺美的。玉兰给我们的,不就是一种空灵,一点灵犀。
在这个玉兰飘香的季节,面对“花谢花飞”的景况,已经少了份“春残花渐落”“净土掩风流”的惆怅,取而代之的是“宁静致远”的释怀与“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豁朗。
素面,淡香,朵朵向上,玉兰花开在金陵,恰如诗中描写的:“素面粉黛浓,玉盏擎碧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