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天,秋天》

(2022-11-07 08:16:54)
标签:

散记

杂谈

《秋天,秋天》




《秋天,秋天》



          南京最值得人流连的秋天景色,在明孝陵的石象路上。这六百米长的神道,色彩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个个都活蹦乱跳,都有生命。红的红得彻底,黄的黄得透明,绿的绿得苍郁,就连天上的白云也卷曲如鸡毛状,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荡,实在令人销魂。
        “你最喜欢哪一季呢?”我问
        “秋天。”她简单地回答,眼睛里凝聚了所有美丽的秋光。
        “我也是,啊,我们都是。”
        “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气逼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秋是代表成熟,所以其色浓,叶多黄,重深红,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
           我望着她,然后又望着神道上的树林,那神圣的、美丽的、深沉的秋林。
        “菡,”我怀着十分的敬畏问我的同伴。“你说,我们用相机能拍出这些秋的色彩,但是,我们能把秋林古气磅礴的气象拍出来吗? 
         “能,你能。”她热切地喊着。
           每年我们都来石象路赏秋,当然也来拍秋,拍摄赏秋人的花絮。比较起来,我更喜欢拍孩子们的嬉戏,他们是那样的快乐,那样的天真,很有带入感,把你带进了“秋天里的童话”。
            想起一支孩子时唱的秋歌:一支小芦笛,采自溪之滨。溪水清且涟,笛韵凄复清。一支小芦笛,长自溪之滨。吹起小芦笛,能使百草惊......
           我究竟还是辜负了菡的期望,没有把神道上的的古气磅礴拍出来。


  

《秋天,秋天》





《秋天,秋天》





《秋天,秋天》





《秋天,秋天》





《秋天,秋天》





《秋天,秋天》





《秋天,秋天》





《秋天,秋天》





《秋天,秋天》




b
《秋天,秋天》





《秋天,秋天》





《秋天,秋天》





《秋天,秋天》





《秋天,秋天》





《秋天,秋天》





《秋天,秋天》





《秋天,秋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孤山放鹤亭
后一篇:冷泉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