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扎比斜塔(首都之门)
阿联酋的迪拜以大胆的建筑工程闻名于世,首都阿布扎比可能后来居上。
阿布扎比斜塔,这首都之门,是世界斜度最大的摩天大楼。它抵抗着地球引力,其斜度约为比萨斜塔的五倍。
国王谢赫·扎耶德路·阿勒纳哈扬想打造一座建筑奇观,独树一帜,成为阿布扎比国际的象征建筑。要使这样的建筑昂然矗立,可能要改写摩天大楼的建造规则。他们聘请了一支设计师团队,提出的设计宗旨很明确,无须在体积和高度有所突破,而要挑战建筑学的规则。
团队从阿布扎比的景致中寻找灵感。他们找到了,就在迎风的沙丘和波斯湾起伏的波浪里,采用风和水两种动态的形式,代表大自然流畅的节奏。这个非比寻常的设计,一栋由地面弧线上升160米的大楼,灵感来自沙漠里的旋风和岸边拍岸的海浪。大楼的每个角度都不尽相同,任何人看到都会惊叹。国王希望大楼的下半部分是最具气派的写字楼,顶部的18个楼层被指定为王室的五星级酒店,并把它建在一座重要的国家级建筑大观礼台的旁边。
建造这样一座大楼,毫无经验可循。要把首都门抵抗重力的设计转化为现实,是要别出心裁的工程技术,挑战从第一天就开始了。
大楼的顶部比顶部向外突出了33米,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倾斜力会使大楼的地基在地下断裂。
让首都门稳固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学挑战不能只靠一个解决方案。要克服地心引力,需要应用许多新技术。
解决方案,是把400根混凝土基桩以两种方式打入地下。在大楼倾斜的这一侧,用一半的基桩把突出的部分产生的倾斜力导入地下;在另一侧,剩余的的基桩要稳定在更深的岩层里,抵抗可能将大楼从一侧翘起的张力。最后,为了把重量平均分配到每根基桩上,要在基桩上铺一层厚厚的钢筋混凝土。
国王要求的竣工日期十分紧迫。不到两年之后,阿布扎比将主办世界未来能源高峰会议,来自五十国的三千多名代表和全球媒体,将聚集在一旁的阿布扎比国家展览中心。这是展示首都门和证明阿布扎比正在不断创新的绝佳机会。施工团队只有24个月的时间。
以首都门的弧度,常规的中心基体,会使大楼断裂倒塌。工程师们必须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研究出了两个新的解决方案。首先建造弯曲的中心基体、弯曲的方向,和大楼的倾斜方向相反。当大楼越减越高,它自身的重量会把中心基体拉直。中心基体灌注填充钢筋混凝土。
第二个方案就是“后张力”。在中心基体内用146条钢键垂直插入,然后再利用拉伸的张力。一旦钢键被拉紧,拉力完全施加在中心基体上,中心基体便毫发无损了。
外部构架必须纤薄,尽量少占用楼内面积。工程师用了“蛋壳原理”,采用斜位构架,构成巨大的钢结构网,包裹着大楼的中心基体,把重力平均分配。
大楼屡攀新高,长时间的辛劳也值得了。
在首都门倾斜的弧形构架上安装玻璃也是个挑战。古希腊的几何学在此派上了用场,用了26000块三角形的菱形玻璃板构成外墙。这毕竟不是普通的玻璃幕墙,要防止玻璃碎裂和让建筑物滴水不入,玻璃板必须能移动20厘米。
斜塔上仿佛披挂了一副铠甲,铠甲上端有悬空的游泳池和餐厅。
斜塔的顶端还有直升机停机坪。
阿布扎比首都之门是阿布扎比最高的建筑,拥有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向西18度倾斜角。
一楼大厅
凯悦酒店(俗称斜塔酒店)
又见白袍与黑袍
意大利比萨斜塔
两座斜塔实在并不具可比性,“首都之门”的斜度是具有牵引辅助加固的。它的倾斜,早在设计之初就计划好了的,要建造成“世界上倾斜度最大的建筑”。而“比萨斜塔”的斜度是纯依靠自身来维持的。
首都门从地面弧线上升,足足有162米高,总计耗费近600万工时。大楼雄伟壮观,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杰作,证明了,有些事尽管看似不可能,甚至荒谬,但却是能做到。
阿布扎比的过去,即将和它的未来连接,一波钢铁之浪,将从大看台上方升起,溅到大楼的玻璃幕墙上。
现在的阿布扎比,已是一个魅力十足的城市,它向世人宣告:我们可以打破既有框架 ,我们不必墨守成规。
这栋地标性的建筑,捕捉到了阿布扎比的精神,它将成为阿布扎比城市名片的一部分。
“阿布扎比斜塔”收录在《国家地理·伟大工程巡礼系列纪录片》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