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广福观看什刹海文化展

标签:
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广福观 |
分类: 京城巡踪 |
广福观位于烟袋斜街,地处大运河文化带和北京中轴线的交汇之地,明代天顺三年(1459年)建,是总理全国道教机关“道录司”的所在地。清雍正年间重修,改名孚佑宫。光绪九年(1883年)改建山门,民国后又复称广福观。
广福观有山门、天王殿、三清殿、崇玄殿等建筑。三清殿前有明朝天顺四年(1460年)《重修广福观碑》。明朝文人李东阳有诗“飞楼凌倒影,下照清澈底”,咏广福观景致。
现在广福观是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
进入山门后的第—个展厅以“没有什刹海,就沒有北京城” 为题介绍了什刹海名称的由来和什刹海溯源。元大都城依据积水潭(什刹海水系)东岸确定了全城的几何中心和南北中轴线,又以积水潭的东西长度确定了大都城东西城墙的位置。什刹海既是整个都城规划建设的依据,也是城市核心的所在,在其影响下的城市整体格局一直延续至今,所以说“没有什刹海,就沒有北京城”。
三清殿展厅“济运通漕” 部分介绍了什刹海在京杭大运河漕运中的作用。
演法殿展厅“京华胜地”部分介绍了一个丰富多样、独具特色、共生共存的北京传统文化生态圈在什刹海的形成。
什刹海的人物
什刹海园囿王府
什刹海的寺庙
什刹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什刹海的街市
什刹海畔的老字号
什刹海的民俗
崇玄殿里展示了什刹海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