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公园之九:大望京公园

标签:
大望京公园望京台望京墩 |
分类: 京城巡踪 |
家门口的公园之九:
大望京公园
大望京公园在望京地区的东南部,五元桥的西北角,紧靠京密路,离我家较远,需要坐六站车才能到达公园的东门。
大望京公园虽然处于望京地区边缘,但却是“望京”的真正所在地。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一书中,记载了“望京”的来历:京都东北处,有一座望京墩(墩即高台)。据此推算“望京”的名字至少在千年以前就有了。清代吴长元所辑《宸垣识略》中载:“望京村墩台在东直门外,明景泰间筑。”当年兵部尚书于谦率领明军保卫北京城,在京城北面和东北面“筑德胜门双综铺及东直门外望京村墩台”,以观敌情。历经570多年的风风雨雨,望京墩早已不见踪影。我从网上找到张望京墩的照片,不知何年所摄。
另有传说,当年这里有一条古道,是清王朝历代皇族、显贵自京城往返承德避暑山庄必经之路。那年乾隆皇帝去避暑山庄度夏,经由御道,路过此村,停下歇息饮茶时,登上高岗遥望京城,一眼望见东直门城门楼。于是,龙心大悦,随即赐名此地为“望京”。大、小望京村也就此诞生。
大望京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望京台所在地,据说就是乾隆皇帝当年喝茶歇脚和赐名的地方。望京台坐落于园内8米高的主山上,由4米高石材贴面的望京台和耀眼的中国红颜色的标志性钢架结构亭两部分组成,从五环路和京密路都可看见这个全园的标志性建筑。
望京台中间的地雕上再现了乾隆皇帝遥望京城的情景。
望京台景观的设置也是延续了以上望京得名的传说,以纪念“望京”这个地名的由来。站在望京台上可见公园内绿树成荫,公园外高楼林立。
我家所在的望京地区西南角也有—座中国红颜色的钢架结构建筑,成为望京地区的标志,与望京台—东一西相呼应。
北小河的—条支流从北到南贯穿全园,两岸是茂密的树木和盛开的花卉,其中也有不少是大望京村的老树。
古树广场是公园中的一处重要景观,位于原大望京村口。这株1米粗的古槐树,高12米,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虽历沧桑,却毅然苍劲挺拔、生机无限,像是保护这片土地的使者。许多大望京的老居民都常会回来看看这棵他们儿时曾经在树荫底下玩耍的古树。
看过古树,只见蜿蜒曲折的清溪水道内,巨大的花岗岩原石穿溪而过,两岸的置石错落有致,溪流中的种植池内各色花卉竞相开放。
如意湖是公园的中心景点,荷花渡景观位于湖的—隅,各色荷花正争相开放。站在赏荷观景的木栈道上,可感受到阵阵荷香。
在如意湖旁的假山上,有—处生态观景平台叫青云台,也是公园的置高点,站在青云台上可以看到山坡上的五彩花坛以及滿园的青山绿水。
公园内还有由黑色鹅卵石拼铺而成的健康步道和供儿童玩耍的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