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钟表馆

标签:
故宫钟表馆铜镀金写字人钟 |
分类: 博物揽胜 |
故宫钟表馆设在景运门外的奉先殿内,参观需要单独购票,60岁以上老人可购半票。即便如此,参观的人也络绎不绝,殿外常常排起大队,人挨人地依次入馆观看。
钟表馆里共展出18世纪中外制造的各式钟表123件,是全世界收藏18至19世纪机械表最为丰富的博物馆。
清乾隆年间,宫廷中已经大量使用以发条为动力的机械钟表。清宫收藏的各式钟表,约有1500件,主要是乾隆和嘉庆年间在广州、苏州和宫内做钟处制造,部分是英、法、瑞士等国出产。
康熙时期,宫廷里有一个机构叫自鸣钟处,是专门为皇帝收藏、制作、保养钟表的地方,制作钟表的人员包括一些西洋来的传教士,此时的宫廷钟表制作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到了乾隆时期,清宫钟表的制作已形成了一条从西洋传教士、外部的匠人、一直到做钟太监的非常稳定的基础梯队,钟表制作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中国制造的钟表多以黄金、珠玉、宝石为装饰,造型模拟楼阁、宝塔、花果、盆景等。
外国出产的钟表有的是西方使团进献的礼品,有的是通过各种贸易渠道采办的。英、法、瑞等国出产的钟表大多模拟西洋建筑、车马人物等,如设计成一座花园,或设计成大象拉着乐队行进的样子。这些钟表报时报刻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自动开门关门,机器人出来敲钟;有的到时琴鼓齐鸣,奏出优美的曲子;有的花开、蝶舞、水注流动、飞鸟啼鸣,都以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和吉祥的寓意取悦帝后。
钟表馆里的明星是一座产自18世纪末的铜镀金写字人钟,通高2.31米,外观如同一座精巧的四层楼阁,亭柱和屋脊上还有精工雕饰的花草和小动物。顶层圆形亭内,有两人手举一圆筒作舞蹈状,启动后,二人旋身拉开距离,圆筒展为横幅,上书“万寿无疆”四字。第二层有一敲钟人,每逢报完3、6、9、12时后便奏乐报时。第三层是钟的计时部分。底层是写字机械人,为欧洲绅士貌,单腿跪地,一手扶案,一手握毛笔,开动前需将毛笔蘸好墨汁,再启开关,写字人便在面前的纸上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字迹工整有神。写字的同时,机械人的头随之摆动,是此钟最精彩、新异,结构最繁复的部分。这件精美的大型钟是英国伦敦的威廉森专为清宫制作的。但在参观时并未看到钟表实际启动,只能听讲解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