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游之六: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区
“巴洛克”是17世纪意大利兴起的一种建筑艺术风格,建筑装修富丽,雕刻细腻,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被公认为欧洲伟大的建筑风格之一。
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吸引大批外国人和外国资本涌入,哈尔滨的南岗区和中东铁路西侧的道里区为沙俄附属地,巴洛克等艺术风格的建筑纷纷出现。
20世纪20年代,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在道外置地,照搬起对面华丽的西式建筑,并用中国传统特色的饰物对建筑进行改造。于是,一系列巴洛克式的立面造型上,出现了蝙蝠、石榴、金蟾、牡丹等有吉祥意义的中式图案,传统的中式四合院也被运用到了建筑中,从而创造了极具价值、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建筑——“中华巴洛克”。目前最大、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在哈尔滨道外区。




走进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街,在这条旧称为“正阳大街”里保存了哈尔滨老城区最原始的样子,是哈尔滨的发源地。靖宇街街上欧式门面、中式院落的建筑比比皆是,成为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的集中展示橱窗。经过岁月的冲刷,虽然许多建筑已经"老去",但透过它们残损的外表,依旧能显示出当年的高贵与华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老建筑,了解哈尔滨的沧桑历史吧!

纯化医院 位于靖宇街一侧的南头道街上的这栋建筑建于1920年,通体布满了抹灰做成的浮雕装饰,蝙蝠和祥云图案在入口正上方的额坊中栩栩如生。再往上,两根装饰着中国结图案的单倚柱一直延伸至与拱券会合。在单倚柱和拱券包围的区域内,精雕细琢的菊花浮雕将纯化医院的牌匾团团包围。这座建筑成为中华巴洛克式风格的典型代表。

老鼎丰 靖宇街上的食品商店,始建于1915年,是哈尔滨有着百年历史的糕点老字号。这里的糕点自成一派,具有很强的地域代表性。在老哈尔滨人心中,松软、酥脆的老鼎丰糕点则留存着几代人温暖的儿时记忆。

天棚大院 建于1920年代末,是钱粮业的“叫行”,类似于现在的期货交易市场。早年大院的天井上罩有玻璃天棚,不管刮风下雨,天井里都非常安静,这在当时的哈尔滨是独一无二的。现在这座建筑己成为北大荒桦语精品酒店,进去还可以看到玻璃天棚。



张包铺 始建于1902年,至今己有一百多年历史。相传清朝末年一位姓张的年轻人在道外开了家包子铺,包子做工细腻,皮薄馅大,远近闻名,成为哈尔滨老道外最有名的小吃铺之一。

哈尔滨小铺 是一处中西合壁的院落。



宝兴长茶庄 是建于1920年的一座中华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建筑上檐口下的浮雕花饰和女儿墙上的装饰复杂,特色鲜明。

工余武术社 1924年,传授山西形意拳的许承麟夫妇将工余武术社迁移至此。日伪时期,许承麟曾打败日本武士,后加入抗日队伍,与队伍失散后入深山为僧,1936年返回哈尔滨。

鸿兴大 是一家转运业货栈,1924年,扩大经营,在原址上兴建营业场所,并请人重新书写字号,刻在正门上方。

后花园 此处是哈尔滨最早的粮栈——同合洪粮栈创办者于佐周先生私宅临院,现在是以“孝文化”为主题打造的“巴洛克后花园”。

李家大院 是我国第一代银行家、时任东三省官银号哈尔滨分号总经理李炳勤于1925年建造的。1930年代日军侵占东三省后,将东三省官银号与其他银行合并,改为伪满中央银行,让李炳勤当挂名经理,李炳勤拒当亡国奴,愤然辞职。

仁和永 一座砖混结构的历史建筑。1931年作为烟台一家丝绸庄在哈尔滨的分号。

瑞聚兴
忠兴成 瑞聚兴是河北人王崇岳、才锡忱在20世纪初共同出资兴建的店铺,批发五金和杂货,后二人分业经营。才锡忱继承瑞聚兴,经营杂货,王崇岳在旁另立门户忠兴成,经营五金。但二人分店不分心,始终相互帮持,情深义厚,传为哈尔滨商界佳话。

山东“郝”汉 此院主人姓郝,20世纪初随父亲闯关东做生意,数年后有了积累,盖了这栋建筑,让辛苦创业的父母安享晚年。

世昌应
是曾任东北三省总督徐世昌的私宅。古时“应门”指房屋的正门,世昌应指徐世昌私宅的正门。1907年徐世昌为了与沙俄抗争,购买轮船,开办航运,使松花江上有了中国自已的机械船队,由此徐世昌成了民族英雄。

会华宫 记录着老道外的前尘往事。


新闻电影院 现在是哈尔滨地方戏院。

同义福 是1920年河北人崔景贤创办的一家为采办货物的商人提供服务的客栈,他积德行善,曾为兴建极乐寺捐款,并在1932年哈尔滨遭洪水灾害时搭棚施粥,救助贫苦百姓。

义顺成
义顺源 是建于1922年的中华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建筑上的装饰以植物和动物为题材。这座建筑中的义顺成是票号,经营汇兑和货币兑换业务;义顺源为货栈,贩卖杂货。

中亚金行 是座具有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建筑。

福义永北坊 是一家建于1920年代末的粮食店铺。福义永老板金俊生开办了两家店铺,按地理位置分为南坊和北坊。

在这片区域里形成了一条百年餐饮老街,聚集着不少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餐馆。



在一个由老建筑围成的广场上有老道外大舞台。在一面墙上是幅老茶馆壁画,坐在画前的两条板凳上拍照,就好像也坐在茶馆里谈古论今。壁画前有一人力车夫的雕塑,坐上去似乎刚从茶馆出来打道回府。




在景区的街上还有许多反映东北习俗的雕塑,个个惟妙惟肖。









在辅合茶院中,出售东北特色的摔碗酒,战友中的酒仙马上为大家表演一场畅饮摔碗酒,引得声声赞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