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2017-09-06 10:01:04)
标签:

普陀宗乘之庙

五塔门

大红台

万法归一殿

小布达拉宫

分类: 云游四方

  承德行之四:

                普陀宗乘之庙

 

从须弥福寿之庙出来不远便是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庙宇,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是乾隆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寿辰接待边疆各少数民族的首领而建的,基本是藏传佛教的建筑风格,气势仿拉萨布达拉宫,俗称“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汉译,意为观世音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

  普陀宗乘之庙依山建造,坐北朝南,逐层升高,宏伟壮观。进入藏式山门,便是黄琉璃瓦覆顶的碑亭。亭内三座石碑,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分载《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三文,汉文为乾隆亲笔。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碑亭

  碑亭北面是五塔门,满壁白色,上有三层藏式盲窗,下为三座拱门,拱门上方建红、黄、黑、白、绿五座喇嘛塔,每色代表一个体教教派。清代尊黄教为国教,故黄色居中。门前有一对大石象,象征着吉祥和佛教大乘派的力量无边。再往北是琉璃牌坊,正面刻有乾隆御笔“普门应现” ,后面题为“莲界庄严”牌坊前有一对石狮。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五塔门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五塔门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琉璃牌坊正面刻有乾隆御笔“普门应现”前面有一对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琉璃牌坊正面刻有乾隆御笔“莲界庄严


  走过牌坊,地形渐高,散置着各式白台、塔台建筑。最后为雄伟高大的主体建筑大红台,通高43米,下面是高达18米的大白台,我们沿石阶登道直达白台顶部,其上耸立着25米高的大红台。红台顶部砌女儿墙,三面墙下面装饰黄琉璃佛龛,南面正中还嵌饰垂直琉璃佛龛六个,红墙金瓦,蔚为壮观。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各式白台、塔台建筑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西五塔白台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各式白台、塔台建筑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大红南面正中嵌饰垂直琉璃佛龛六个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大红台女儿墙下面装饰黄琉璃佛龛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沿台阶登上白台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阳光下的大红台

红台内四周为三层群楼,台中央是主殿万法归一殿,檐下悬挂乾隆御匾“万法归一”。殿顶高出群楼,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宝顶呈法铃状,金光闪闪,富丽堂皇。秉顺给我介绍时称赞说:“顶象一座黄金铸成的金字塔,其宝刹直指蓝天,像金色的天梯把天和地系为一体,让人叹为观止底部因三层群楼合围,则显阴暗,鲜明的光照对比造成了宗教森严肃穆的气氛,是宗教建筑上的瑰宝。万法归一殿是供清帝和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顶礼膜拜的地方,也是全庙举行集会和庆典活动的场所。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万法归一殿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万法归一殿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我和秉顺在万法归一殿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大红台群楼

寺庙西北最高处有一六角亭,乾隆御题“慈航普渡”,引喻观音慈愿如船,普渡众生脱离苦海。东北处的“权衡三界”是座八角亭建筑,其意是适于三界众生的方便法门。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慈航普渡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慈航普渡

承德行之四:普陀宗乘之庙                                     权衡三界

外八庙除了我们参观的四处外,还有仿新疆伊犁固尔扎庙而建的安远庙、仿北京天坛祈年殿而建的普乐寺、仿五台山殊像寺而建的殊像寺和外八庙中最早的寺庙溥仁寺,因时间有限没能去参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