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2017-07-28 16:15:51)
标签:

曹雪芹纪念馆

北京植物园

《红楼梦》

题壁诗

黄叶村

分类: 博物揽胜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

                   曹雪芹纪念馆

  北京植物园以卧佛寺、樱桃沟和开春时满园的桃花闻名京城,我去游览时往往也都是从西南门进入,沿着大道一直向北而去。2010年又去游览,这回从东南门入园,走不远就发现一座民间小院,原是曹雪芹纪念馆,便进去参观。今年初又故地重游。

中国著名长篇小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1725—1763)是我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文坛巨匠,他生于南京织造世家。13岁时,其叔父曹頫因经济亏空案被抄解归京,先在崇文门外蒜市口居住,几经搬迁,于1744年左右回到香山正白旗祖居。曹雪芹在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并遭中年丧妻、晚年夭子之痛。

1971年在香山地区正白旗村39号发现了一座带有几组题壁诗的老式民居,被部分专家认为是曹雪芹著书之所。现在门外一块石头上刻着红学泰斗周汝昌题写的曹雪芹好友敦诚的一首诗《寄怀雪芹》:“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1983年根据这首诗以及其他描述,在原正白旗所在地的北京植物园中建成曹雪芹纪念馆,借名“黄叶村”。著名书法家启功为黄叶村题名。傅杰题写匾额曹雪芹纪念馆 在匾额后面的竹林前,曹雪芹的全身雕像迎面而立。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摄于2010年)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周汝昌题写的曹雪芹好友敦诚的一首诗《寄怀雪芹》摄于2010年)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竹林前,曹雪芹的全身雕像迎面而立摄于2010年)

曹雪芹纪念馆是一排坐北朝南的清式平房,古朴的门脸充满着乡村的气息。香山地区百姓对曹雪芹住处有“门前古槐歪脖树,下桥溪水野芹麻” 说法。现在我们看到门前有三株枝叶茂盛的古槐,据说东边的一棵歪脖槐树已有400年的历史,这一景被称为“古槐幽夏”。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曹雪芹纪念馆摄于2010年)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古槐摄于2010年)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古槐摄于2010年)

走进纪念馆大门是一个低矮院墙环绕的古香古色的长方形院落,是曹雪芹当年居住的地方和他写作《红楼梦》的书房,书房名为“抗风轩”,是发现题壁诗的地方,书房西面墙壁上有临摹复制的诗文墨迹。居室不对外开放,参观者只能趴在窗户上向里观望,可以看见按照清代旗人的生活环境布置的陈设,有再现曹雪芹时代民风民俗的八仙桌、躺柜墩箱、青花瓷器等。曹雪芹在这里“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终于完成了《红楼梦》全部一百二十回的创作与修订。然而在我保留的2010年拍的一张书房题壁诗的照片却很清晰,没有隔窗拍照的痕迹。看来当时这排居室是开放的,起码门窗是开着的。院落里还有一间七年前没有的红楼梦邮局,门外有一个邮箱,可惜铁将军把门,不营业。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曹雪芹当年居住的地方摄于2010年)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书房西面墙壁上有临摹复制的诗文墨迹摄于2010年)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清代家具摄于2017年)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曹雪芹居室摄于2017年)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大门紧闭的红楼梦邮局摄于2017年)

第二个院落的展室介绍了曹雪芹的生平家世、二百年来有关曹雪芹身世的重大发现以及《红楼梦》的影响等。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薜萝门巷摄于2010年)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展室摄于2017年)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重新布展的陈列摄于2017年)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重新布展的陈列摄于2017年)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重新布展的陈列摄于2017年)

第三个院落是芹园书坊,提供“红学”书籍及工艺品。院中的竹丛中是一尊曹雪芹的坐像。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在曹雪芹纪念馆院内摄于2010年)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芹园书坊摄于2017年)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芹园书坊摄于2017年)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芹园书坊摄于2017年)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在曹雪芹坐像前摄于2017年)

在黄叶村后面有建造于清乾隆十四年的一座碉楼,乾隆帝为平定云南大、小金川叛乱,命在西山一带模仿苗寨防御建筑营建60余座碉楼,又称“梯子楼”,用于训练攻坚部队健锐营云梯队架梯攻城。碉楼上面的窗口则用于训练射击。碉楼上有“古墩秋眺” 四个字。据说每年秋季文人们沿阶登上楼顶观看黄叶,欣赏西山美景,吟诗唱曲,被称为秋眺之举。曹雪芹与友人也曾登上过这座雕楼。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碉楼摄于2017年)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碉楼邀月台摄于2017年)

 在雕楼旁有两尊红衣大炮。1631年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参加了铸造红衣大炮的工程。这些大炮在后金部队与明朝的大凌河之战中发挥了奇效。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红衣摄于2010年)


黄叶村(正白旗)中还有一景便是“古井微波”。这口井是村中遗留下来的唯一水井,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井深有20米,是村中居民日常生活用井。据说曹雪芹居住在正白旗时就曾从此井取水。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古井微波摄于2010年)

  纪念馆院中还有一片碑林,共有碑刻十四通,都是从香山的山坡、废寺中收集而来。这些碑刻对研究清代香山地区八旗驻军的布防、西山一带宗教的沿革和《红楼梦》的创作环境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京城名人故居之九:曹雪芹纪念馆                                                                          碑林摄于2010年)

  据新闻界2010年报道,曹雪芹在北京唯一有史可考的故居,也就是史料上记载的崇文门蒜市口地区曹雪芹十七间半房故居,有望在原址东北方向磁器口十字路口的东北侧复建,但至今尚未听到建成的消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